「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廣西、海南、廣東、湖南】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廣西、海南、廣東、湖南】

「熊貓一家」帶你遊 – 藝文薈萃

【廣西、海南、廣東、湖南】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廣西】

壯族舞蹈、壯族美術、北海貝雕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廣西】

壯族舞蹈

壯族舞蹈是指壯族中流傳的舞蹈,有的舞蹈源於土著越人傳統,比如「螞箉舞」、「女巫舞」、「銅鼓舞」、「扁擔舞」、「弄臘」、「繡球舞」、「撈蝦舞」等。這些舞蹈源於駱越先民的生活、生產方式,風悄習俗等,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受外民族文化影響較少,至今仍保留著濃重的越文化色彩,流傳於桂西北和桂西南的偏僻山鄉。如天峨縣螞箉節中表演的「螞箉系列舞」,反映了壯族先民祭把、征戰、生產和生活的情景。

流傳於紅水河與右江沿岸的「扁擔舞」和「打礱舞」,早在唐朝已有記載,它是中國南方稻作文化的產物。反映壯族人民愛情的「繡球舞」,在宋代古籍中亦有記載,舞蹈的民族特色十分濃厚。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廣西】

壯族美術

壯族美術,是指壯族人民創造的繪畫、雕刻、建築、工藝美術等視覺藝術作品。

壯族原始文化遺蹟中,以桂南、桂西地區出土的大石鏟為代表器形。石鏟器身扁平,弧刃無鋒,外觀規整,造型均衡美觀。

古代美術中的繪畫以左江崖壁畫為其代表,畫地達八十四處,另七十九處屬於戰國早期至東漢的產物,崖壁畫分佈之廣,地理環境之險,圖像之多,畫面之大,實屬罕見。

工藝製品中以銅鼓等青銅器見長,銅鼓主要為北流型、靈山型、冷水沖型,也稱「三型銅鼓」。三型鼓的出現,標誌着壯族祖先的青銅文化達到了鼎盛時期。

其他青銅器有錢、鳥首傘狀器、盤口鼎、羊角鈕鍾、扁莖短劍、注形器、筒、蔑刀、銅屋等。壯族的麻欄建築與百越族中各族群的幹闌建築有着許多共同的特徵。

廣西錦的織造是以絲質緯線決定圖案與色彩,以棉質經線作為圖案的底面,織成後會出現一種粗放厚重、富有立體變化的藝術效果,其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在壯族人的生活中均佔有很高地位,人稱此傳統工藝品為「壯錦」。壯族服飾簡潔樸實,配以華美精巧的壯錦作邊飾,色彩對比強烈。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廣西】

北海貝雕

北海貝雕是廣西傳統工藝品,將國畫神韻、刺繡空靈,玉雕質感、珍珠光澤渾然天成地融為一體,具有極高獨特的藝術欣賞性。技法以選、磨、貼、拼、接、粘並用,借鑑木雕、玉雕、和國畫等技藝,使其形象生動、層次分明,風格獨特,是中華文化寶庫瑰寶,北海的城市「名片」。

貝雕選用有色貝殼,巧用其天然色澤和紋理、形狀,經剪取、車磨、拋光、堆砌、粘貼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貼、半浮雕、鑲嵌、立體等多種形式和規格的工藝品。貝雕巧妙地將人與海結合起來,貝雕是海的綺麗與傳統文化智慧的結晶,具有貝殼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國畫的格調美。自古而來記載着人與海的故事,傳達人們對美好明天嚮往和期待。

貝雕歷史悠久,從合浦縣漢墓群中發掘的隨葬品,發現大量裝飾用貝殼飾品。秦漢時期,因冶煉技術提升普及,為貝殼雕琢開闢新途徑。工匠將貝殼磨成薄片,再雕出鳥獸紋圖樣,鑲嵌在銅器、鏡子、屏風和桌椅上作裝飾,俗稱「螺鈿」,此工藝至今仍保留。北海貝雕即是在「螺鈿」基礎上發展開來,技藝成熟於明末清初,從合浦傳世的明清貝雕傢俱,從工藝品中得到考證。

北海貝雕有六項種類、1600餘品種。主要包括大型浮雕作品、貝雕畫、貝雕擺件、貝雕把件、立體貝雕、貝雕飾品等,其中貝雕畫以花卉翎毛為最佳,如禽鳥、牡丹、月季、龍菊及芙蓉等。

北海貝雕技法經過400多年不斷繼承與創新,從貝串、貝堆、平面貝雕到浮雕,再到立體貝雕。北海貝雕在原工藝技法基礎上,利用貝殼天然色彩和紋理,研發出純天然不着色之貝雕作品。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海南】

公仔戲、瓊劇、孔明燈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海南】

公仔戲

海南公仔戲又稱木偶戲、布偶戲或手托木頭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戲曲表演之一,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海南公仔戲在海南流傳四、五百年而不衰, 融文學、美術、音樂、戲劇於一體,是根植於民眾之中的傳統民間藝術。

公仔戲随着表演和唱腔唱詞不同,幕後操縱者常常也會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在幕後或者在戲班排練沒有布幔遮掩的時候,你才能看到與木偶融為一體的傳神表演。

公仔戲的公仔就是木偶的頭部,都是用木頭雕刻而成的。早些時候,公仔頭部都比較小,大約30厘米左右,上半身用藤條竹篾編織成肩膀,雙手也是用木刻而成的,穿上寬大的戲袍遮掩住下半身,然後用靴、鞋代腳,木偶身上的木棍或藤條放在靴、鞋後面,藏於體內,以便操縱者掌握,靴、鞋也可以遮住操縱者的手。公仔頭部和身體內還設有機關,讓眼睛能隨之轉動,嘴巴能夠閉合,舌頭能夠伸縮自如。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海南】

瓊劇

瓊劇,又稱瓊州劇、海南戲,海南省海口市、定安縣等地方傳統戲劇,是閩南語系的傳統地方戲劇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清代鹹豐年間,瓊劇在吸收外來戲曲藝術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更新,光緒二十三年(1897)前後,併入瓊劇班,形成文武大班的體制,瓊劇中分出文戲佬倌和武戲佬倌兩大系統。民國時瓊劇編演文明戲,變革唱腔,向寫實靠攏。

新中國成立後,瓊劇迎來改革發展的新時期,行當體制精簡為生、旦、淨、醜、末五大行。腔由字生、音域寬廣是瓊劇唱腔的特點,體裁豐富多彩,既有高亢激越,也不乏委婉纏綿。

瓊劇武功屬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槍,也有雜技表演。清末有不少名武師,能使用十幾件武器,並有飛劍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建國後,兼學北派武打。佈景最早年大小班均在台中掛一白布,畫樂工圖案(鑼、鼓、產吶三樂師和樂器)。文、武場樂工分置於左右側。清末改為黑色或花幕,兩側掛觀眾贈送的彩幅。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海南】

孔明燈

海南孔明燈又稱文燈、天燈,它是用白結方紙糊制而成的,是根據熱氣球原理,空氣受熱膨脹產生的熱力升空的,它攜帶的燃料可升空漂浮約1小時,升到一定高度後就仿若星星。

放孔明燈演變至今已成為當地的一種特色民間風俗,每逢喜慶日子或盛大節日,人們都點起文燈來表達他們的美好心願。點燃文燈前人們都要在燈上寫出自己的願望,與天燈一起冉冉升向蒼穹,以祈求心願能實現。

在文昌、萬寧、儋州一帶的村莊裡,至今民間有紮孔明燈,放天燈的習俗。由於文昌口音「天燈」與「添丁」諧音,男孩家拿着寫有吉祥詞語的公燈、人丁燈、首牌燈、花籃燈、鯉魚燈、珍古燈等各式花燈,自發組成「送燈」隊伍,敲鑼打鼓,繞村行進到村中的廟宇前,表示送去「人丁興旺,家景興隆」之意。

鯉魚燈鬧春是指在春節期間製作鯉魚燈進行的各種祈福活動,主要流傳海南瓊海。鯉魚燈表演由8人組成,主要包括釣魚翁、耍魚郎、舞鯨魚和舞鯉魚者等。耍魚郎手持魚珠挑逗魚群,鯨魚和鯉魚成群結隊追咬魚珠。在魚群的暢遊、翻滾、跳躍和撲騰中,釣魚翁頭帶面具,手持釣魚杆,肩背一隻竹制魚簍,一副滑稽的裝束和神態。鯉魚燈鬧春”是以「鯉」和「燈」的諧音隱喻大吉大利、人丁興旺和財運亨通。在傳統春節的喜慶日子裡,通過鯉魚燈擬人化的舞蹈動作和語言,反映人們的情感和願望。

放天燈時,給碎布澆上油,桶口朝下,點燃油布後,整個紙桶就會被熱氣充滿,家家的天燈如同熱氣球一樣冉冉上升,帶上你的祝福與心願,飄上夜空。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廣東】

粵劇、舞獅、迎春花市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廣東】

粵劇

粵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有近三百年的歷史,以唱、做、念、打的手段來表現戲劇內容,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粵劇在舞臺上運用唱、做、念、打的形式及相關藝術手段表演故事情節,它的音樂唱腔具有抒情、婉轉華美的獨特韻味,舞臺表演和題材內容兼具極其鮮明的嶺南地域特色。它既有「熱情如火、纏綿悱惻」的表演特點,又具「慷慨高歌、淺斟低唱」的藝術魅力。粵劇有着火爆激烈的南派武打場面,展現它的武功功架,又有哀怨動人的生旦戲,把它的唱腔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粵劇是藝術瑰寶,被傳播到世界各地。早期流行濃脂厚粉,但是所用化粧品比較簡單。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劃黑少許眼眉毛,花旦只是塗上粉末。根據行內習慣,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鏡子化妝。一般舊式化妝是先拉起臉部皮膚,用布條紮起頭髮,用白色顏料畫了個底稿,確定線條對稱公正,然後才正式填上其他鮮豔顏色。化妝顏色以紅、黑、白、藍、黃為主。紅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剛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惡陰險,藍色代表狂妄兇猛,黃色代表驃悍幹鍊。

表演藝術方面,不少演員都掌握單腳、筋斗、滑索、踩蹺、甩髮、髯口等方面的表演技巧。後來,粵劇為增強藝術表現力和觀賞性,載歌載舞也成為粵劇中常見的表演形式,再加上和其他劇種交流,要求演員「唱做念打舞」皆備。

粵劇雖然在廣東地區一帶興起流行,但其實這門藝術的普及之處,遠至世界角落。香港及澳門則是粵劇最繁盛的地區,劇團已開始採用公司運作模式經營,大型劇團相繼陸續出現。另外,海外凡是有廣府籍華僑聚居的地區,多數有粵劇演出。這些都說明粵劇作為文化紐帶,對華人吸收傳統文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廣東】

舞獅

舞獅是一種民間傳統表演藝術,在世界各地進行傳播。在春節和喜慶的日子舞龍、舞獅都是經常出現的表演節目。

舞獅從三國時期開始發展;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於民間。表演者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在鑼鼓音樂下,作出仿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舞獅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儀式由主禮嘉賓進行,把硃砂塗在獅的眼睛上,象徵給予生命。

今天的舞獅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採用南獅的形象、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南方與北方流行的舞獅風格不盡相同。南獅獅頭以佛山獅和鶴山獅最為馳名,前者造型面闊口大,坊間稱之為「大頭獅」;後者則較高瘦修長,即所謂「鴨咀獅」。南獅又多以三國人物如劉備、關羽、張飛等為藍本,以顏色分類,反映人物不同性格特點。獅藝方面,南方舞獅較著重馬步,跟所學功夫大有關連。北獅造型誇張,毛髮蓬鬆修長,較南獅獅頭更像獅子;而動作方面亦類近雜耍,表現牽涉較多跳躍成分。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湖南】

湘繡、踏虎鑿、划旱舟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湖南】

湘繡

湘繡,顧名思義,湘就是湖南,繡,就是刺繡,發源於湖南長沙,是湖湘地區的手工藝者,世代積累的智慧結晶。它巧妙地運用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將其凝結成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並保持其優良的傳統工藝,是一種極具特色的民族傳統工藝。

湘繡十分強調寫實,構圖嚴謹,色彩十分豐富,形象栩栩如生,傳統繪畫對湘繡起到了極大影響。不同的繡線與不同的材質,能夠讓湘繡表現出不同的風格,湘繡所使用到的原材料,是豐富多樣的。比方說,以花線為例,這種繡線十分柔軟,適合用在細緻精美的湘繡繡品中,體現典雅的特點。

而棉麻所做成的繡線比較粗糙,適合表現一些古樸的圖案。因此,工匠在選擇繡制湘繡作品前,首先便會確立作品的風格,之後再選擇不同材質以及顏色各異的繡線,這樣才能表現出湘繡作品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每一件湘繡作品在經歷了時間的考驗,仍然綻放光彩。在現代的創新與傳承中,湘繡有更多的發展空間。無論是昨日、今天,亦或是未來,湘繡都散發着其獨特的魅力。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湖南】

剪紙(踏虎鑿花)

剪紙(踏虎鑿花),湖南省瀘溪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踏虎鑿花是瀘溪縣特有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因起源於踏虎村而得名,其源於苗族服飾的紋樣藍本,主要用刻刀鑿製完成。踏虎鑿花刀法細膩、線條流暢、作品精巧、花樣繁多,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踏虎鑿花起源於清乾隆年間的瀘溪踏虎鄉,藝人們從民間鑿「喜錢」(春節時貼在門楣上的祭祀用品)的工序中得到啟發,由刀剪改為刀刻(即「鑿」)。「鑿」即雕鑿鏤空之意,當地稱為「鑿花」或「紮花」,苗語稱之為「壓本」。

踏虎鑿花多用於繡花底樣和慶典、祭祀活動中的裝飾品。鑿花圖案紋樣題材廣泛,有花草、鳥獸、蟲魚、儺面等多種。歷經數代,「踏虎鑿花」在湘西苗族服飾領域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清朝末期,踏虎鑿花作品多與人們的生活需求相關聯,以民間刺繡、挑花的稿本而存在,如「頭巾花」、「帽子花」、「衣角花」、「圍裙花」、「荷包花」、「鞋花」、「褲腳花」等,作品具有簡潔粗狂的風格特徵。

踏虎鑿花常把不同季節、不同環境、不同物象組合在一起,放在一個平面上展開,對能體現物像美的部分採用抽象的裝飾手法,使其圖案化、符號化,常以「寓意美」、「形式美」、「裝飾美」為法則,如以獅子、喜鵲、喜燈、蝴蝶為元素組合在一起的《四喜臨門圖》,以龍、鳳、石榴、蝴蝶、楓葉為元素組合在一起的《代代昌盛圖》。這些被鑿刻在一個平面上的物象,都有各自的象徵意義,表達人們對吉祥、平安、福壽的盼望,賦予了深切的情感內涵,從而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裝飾風貌。

踏虎鑿花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是歷代苗族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充分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精神追求與思想情感。

「熊貓一家」帶你遊 –藝文薈萃【湖南】

划旱舟

旱船,又稱「採蓮船」,是漢族民間表演藝術之一。逢年過節,特別是在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時候,劃旱船與扭秧歌、鬧花燈一起都是必不可少的節目,距今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

劃旱船起源於祭祀,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而創造的。大禹帶領人們鑿山成谷,導水入海,成功治理洪水。他還教會人們造船,在洪水到來之際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後來,洪水歸流大海,船被擱淺在陸地上,孩子們便把船弄到穀場上玩耍,久而久之演變為劃旱船的娛樂形式。

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動作。旱船不是真船,是依照船的外觀形狀製成的木架子,在木架的周圍蒙以彩布,在船的上面,裝飾以紅綢、紙花,有的地方還裝有彩燈、明鏡和其它裝飾物,把這只或十幾隻船裝飾得豔麗不凡。

劃旱船的角色由艄公和「裝身子的」兩部分組成。兩位艄公(一男一女)不但是主要表演者,而且是整個活動過程中的總指揮。而「裝身子的」人數不限,他們分別扮演各種角色,如傳統戲中的生、旦、淨、末、醜,還有現代戲中的工、農、商、學、兵。

旱船文化是人類社會共有的文化形象,文化內涵豐富。旱船精神充滿活力與激情,是不屈不撓的精神,象徵奮勇爭先的意志,象徵團結協作的胸懷,象徵靈活配合的智慧。旱船帶有新春的喜慶色彩,傳遞了勞動人民最樸實的希望——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