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的風吹進了鄉村(環球熱點)

「中國遊」的風吹進了鄉村(環球熱點)

「中國遊」的風吹進了鄉村(環球熱點)

2025-02-20     來源:人民網

「中國遊」的風吹進了鄉村(環球熱點)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塔川村的一家民宿和周圍環境。

新華社記者傅天攝

「中國遊」的風吹進了鄉村(環球熱點)

圖為外國遊客在浙江省杭州市塘棲鎮泰山村共富工坊的櫻桃園採櫻桃。

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中國遊」的風吹進了鄉村(環球熱點)

圖為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黃洛瑤寨,外國遊客與村民演員在紅瑤民俗文化表演中互動。

新華社記者陳思汗攝

前一天還穿梭在中國城市的高樓大廈、霓虹光影間,後一天便沉浸在中國鄉村的綠水青山、田園風光裡——這正成為越來越多外國遊客來華旅行的「新節奏」。

隨著「中國遊」在全球社群平台的熱度不斷攀升,中國免簽效應持續顯現,外國遊客來華旅行的腳步不斷深入,許多中國鄉村迎來「洋面孔」。 「中國遊」的風吹進了中國廣闊的鄉村大地。

打開視窗——

感受鄉土中國的煙火與現代感

面對廣闊的田野,在村口咖啡店喝一杯濃鬱的咖啡;劃著皮划艇,穿行在碧水蕩漾的村間河道中;在村里的家宴中心,用加熱的烙鐵在葫蘆上熨烙出孫悟空等圖案,體驗葫蘆烙畫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趣味;在青年藝術空間,浙江和當地年輕的運動歌曲的一天鄉村生活狠狠’拿捏’了!

「隨著中國擴大免簽國家範圍,並將停留期限延長至30天,像我這樣已經去過不少中國大城市的外國遊客,想找機會體驗一下中國慢節奏的鄉村生活。」安東尼說,前不久,他來了一趟「說走就走」的「村遊」。從上海出發,高鐵只需30分鐘,就抵達了嘉興。安東尼選擇的目的地便是位於嘉興南湖的三星村。

近來,像安東尼這樣走進中國鄉村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多。途家民宿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51個中國鄉鎮首次迎來外國遊客訂單,外籍人士預訂民宿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3.7倍。在重慶巴南採茶製茶、在山東萊州敲鑼鼓趕大集、在廣西瑤族村寨感受少數民族風情……外國遊客搭乘便捷的交通工具,懷揣探索中國的好奇,實現從城市到鄉村的絲滑“轉場”,親身感受鄉土中國的煙火和現代感,也由此打開領口的中國千姿。

「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中華農業文明歷史悠久,各地的方言、民俗、建築風格各具特色,在廣闊鄉村留下豐富的旅遊資源。同時,近年來,中國鄉村旅遊業態更加多元,不再局限於簡單的吃農家飯,而是將自然與人文文化主任司展,讓遊客獲得更豐富的旅遊體驗。

打破成見——

“回頭客”帶來更多“頭回客”

「來了才知道,現實的中國農村有多精彩!特別是過年,就像做了一場熱鬧的夢!」今年春節假期,俄羅斯女孩莉莉絲在廣東信宜的鄉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也因此對中國鄉村有了全新認識。

「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農村有誤解,他們總說中國農村貧窮、落後、交通不便。」莉莉絲說,在信宜的鄉村,她見到了一幅與西方媒體描述截然不同的景象:這裡既有青山綠水、梯田翠竹,又有修繕一新的酒店、民宿和各類旅遊設施;既能騰著漢服,又有修繕一新的酒店、民宿和各類旅遊設施;既能盛著佛合服,欣賞滿園芬香的夜幕降臨。 「中國的鄉村充滿驚喜!這裡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與城市相比並不遜色,愜意的生活節奏、豐富的文化活動讓人既感到放鬆又不覺得乏味。」莉莉絲說。

走得越近,看得越多,了解越深。

宋瑞指出,外國遊客尤其是其中對中國已有一定了解的群體,既是中國鄉村旅遊的體驗者,也可以成為推介者和傳播者。他們將在中國鄉村旅遊的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分享給親朋好友,或在各類社交平台發布他們的旅遊見聞,可以向更多海外民眾展示豐富、立體、生動的中國文化和當代中國人的真實生活場景,進而吸引更多外國遊客走進中國鄉村。

美國女孩凱瑟琳就是這樣,從一個體驗者轉變為傳播者。幾年前,她第一次來中國旅行時,在疾馳的高鐵內對窗外一掠而過的鄉村風光「一見鍾情」。此後,凱瑟琳多次來到中國,腳步深入江蘇、河北、新疆等地的鄉村,被中國多元的地域文化深深吸引,並決定在中國的鄉村長期旅居。前不久,她在社交平台發布短視頻,分享了自己的中國鄉村旅居日常——

傍晚,斜陽穿過蒼翠的竹林,在整潔平坦的鄉間小徑上灑下斑駁光影。漫步其間,不時能與鄰居的雞、鵝打個照面。路邊的竹竿上,村民曬乾的臘肉高高掛起,臘味飄香。走進村裡的便利超市,各色零食、日用百貨、鮮果時蔬一應俱全,熱情的老闆娘隨手送上兩個新鮮的蘋果。網路下單的快遞,通常在2—4天後就會送達超市外的取貨架,現場沒有工作人員,無需掃碼,找到自己的快遞便可取走,不用擔心快遞被偷,因為這種情況從未發生過。

「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太棒了!我喜歡這樣有人情味、有安全感的村莊」…評論區內,許多外國網友對凱瑟琳的鄉村生活表示羨慕與嚮往。像凱瑟琳這樣的中國鄉村旅遊「回頭客」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頭回客」。

打響知名度——

讓更多鄉村搭上「中國遊」快車

未來,如何讓更多中國鄉村進入外國遊客的來華「打卡」清單,並將流量變成「留量」?

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大背景下,中國各地積極推出一系列鄉村文旅產業政策,推動鄉村文旅產業蓬勃發展。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以來,全國新增60個國家5A級景區中,有70%位於縣域地區。同時,鄉村生態資源催生出徒步、騎行、攀岩等體旅融合項目,對喜愛自然、樂於挑戰的外國遊客持續釋放吸引力。 “村BA”“村超”“村T”等“村”字頭文體活動的火熱“出圈”,更獲世界廣泛關注,讓外國遊客渴望前來一探中國鄉村的活力與魅力。

宋瑞認為,特色化、品質化、品牌化將是中國鄉村旅遊發展的三個重要方向:「特色化,即鄉村在發展旅遊時應結合當地自然條件、文化習俗和產業結構等,做出自身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品質化,即不斷完善旅遊相關基礎設施,為遊客提供有品質的旅遊體驗;

如今,一些外國遊客不僅“走進來”,還選擇“留下來”,成為中國“新村民”,甚至參與當地鄉村旅遊發展。

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就有這樣一戶外國“村民”,不僅過上了理想中的田園生活,還幫助這座古老村落與世界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2021年,奧地利人阿明和妻子帶女兒到黟縣旅遊,被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和獨特的徽派建築,決定經營一家印度。 2023年,阿明在宏村開了一家餐廳,用他拿手的比薩和咖啡招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近兩年,隨著前來這座「中國畫裡鄉村」旅遊的外國遊客多起來,每週四晚,阿明將餐廳改造為課堂,開設免費英語課,為當地村幹部、景區商戶以及旅遊從業者進行日常英語交流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外國朋友溝通。 「能夠在悠然恬靜的中國村莊創業和生活,我覺得很幸福。」阿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