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三月 「熊貓一家」帶你遊 – 藝文薈萃【天津、雲南、陝西、上海】
「熊貓一家」帶你遊 – 藝文薈萃【天津、雲南、陝西、上海】
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的演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屹立在世界東方。中華文化包含了民俗、戲曲、棋藝、茶道、中國傳統樂器、文人字畫等。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格局。目前,中華文化正通過多種方式傳播至世界各地。
天津市,簡稱「津」,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會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天津是一座有着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天津是北方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曲藝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在這座城市裡,有着許多著名的曲藝團體和藝術家,被譽為「曲藝之鄉」。
天津的曲藝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當時,天津已經成為了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各種文化活動也隨之興起。曲藝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這個城市的文化生活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津的曲藝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特色。
天津是諸多曲藝形式發源、興盛和發展的地方。相聲是其中一種,相聲以對話為主的表演形式,通常由兩人搭檔演出;評書則是一種以說故事為主的表演形式,通常由一個人獨自演出。這兩種曲藝形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天津是培養相聲名家的搖籃,最早相聲演出在清末。相聲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其藝術特色。表演形式有單口、對口、群口三種。單口由一位演員表演,講述笑話。對口由兩位演員出台,一問一答。群口又稱「群活」,由三人以上演員表演。
作為戲曲碼頭、曲藝之鄉,天津的傳統藝術背景與氛圍名聲在外。優質且獨具特色的戲曲、曲藝演出儼然成為「津味兒」文化特産,不斷吸引八方來客,讓遊人們在唱念做打與説學逗唱中了解這座城市的文化和藝術。
津門法鼓是天津市的一種地方傳統音樂舞蹈藝術。法鼓會樂器由鼓、鈸、鉻子、鐺子等組成,而以鼓為主,居於樂隊的中央;鈸左鈸右,各有七八人;鉻子、鐺子各二人, 都在鼓後。2008年6月公佈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涵蓋掛甲寺慶音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劉園祥音法鼓為代表的津門法鼓
法鼓是天津市傳統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娛樂。法鼓一詞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時專用的鼓。法鼓起源於僧、道作法時演奏的音樂,後傳入民間,鼓牌子都是群眾自己創造的,富有地方色彩。在以前,法鼓常用以慶豐收、賀新年及在各種節日、年會、廟會上演出。
天津法鼓創始與天津設衛同興,因此含有鮮明的都市文化元素——表演莊重、擺設豪華,人數眾多,崇尚禮節,是具有鮮明的都市風格的民間藝術形態。其獨特性表現在:地域的唯一性(天津城、郊區特有);技藝的獨特性(音舞結合):音樂的典雅性(五音蟬聯);舞蹈的威猛性(舞武相溶),恰是這些特點,構成了天津法鼓的風格。表演具有莊嚴相(站姿)、威猛相(舞姿)、從容相(表情),其宗教與民俗共融、雅俗共賞,莊重豪華,不失隆重熱烈的儀仗風格與宗教風格融合。
天津法鼓的表演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場地的「坐敲」,一種為邊走邊奏的「行會」。 其樂隊由一面大鼓和若干大鈸、大鐃、鈸鉻、鐺鐺所組成,人數可多可少,但都須成雙成對地配備。其聲音雄渾嘹亮、節奏豐富多變,令觀者激奮昂揚。
演奏時,大鼓與緊鄰身邊的「頭鈸」扮演指揮的角色。整套音樂多以慢板開始,逐漸轉入中速,進而快速,最後高潮部分以急板結束。表演時,鐃在演員週身上下翻動、金光熠熠;鈸在演員手中爍爍翻動,其長長的纓穗凌空飛舞,再配以撼人心魄的音響和節奏,真可謂「鼓打驚雷、鈸翻燕飛、鐃甩蝶舞、鉻拍玉板、鐺上敲雨潺」。
天津法鼓是在天津特定的社會文化土壤中成長的,它綜合了音樂、舞蹈、武術、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獨具特色。法鼓是邊奏邊舞。其中演奏「上擂」時,是法鼓的精彩舞段。法鼓舞蹈動作主要體現在鈸的上、下飛舞和鈸的周身翻纏上,透過鈸、鐃不同的擊打方式而變成不同的舞蹈動作。
海下方武高蹺是天津市的傳統民俗文化之一,已有100多年歷史,是民俗文化遺留的財產、民間藝術的一種展現,是一種獨特的表演形成,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高蹺的表演藝術獨具特色,它的表演方式和表演項目都極其豐富,展現藝術色彩,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
天津海下文武高蹺在木腿子上有長短之分,武高蹺要比文高蹺矮一些。相對武場技藝,文場表演更具難度。武場比較看重體力、爆發力,文場考驗內力。唱戲可以用唱、念來表達,但高蹺基本都靠肢體語言。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旋轉相」,也有不同的「走相」,需要演員通過手眼身法步,把人物「走」出來。而表演器具有:腿子、行頭、道具、頭棒、腰鼓、鐃鈸等。
內容多來自民間故事、寓言典故、生活趣聞等,展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場景和祈福求祥的美好嚮往。 唱腔有合唱、對唱、獨唱。現存的39段唱腔,包括「八仙慶壽」、「翁姑拿魚」、「行路歌」、「鸚鵡對答」、「漁樵耕讀」、「大會親家」等。
海下文武高蹺的表演組合由14位演員組成,分群體、個體、小組配合表演。表演器具有:腿子、行頭、道具、頭棒、腰鼓、鈸等。文高蹺腿子較高,肢體動作幅度較小;武高蹺腿子較矮,表演有大叉、立大頂、蠍子爬、就地十八滾等高難度動作。
現時跳高蹺的表演者多為年輕人,舞蹈和腿子功夫要好。「雙套腿」是獨一無二的絕活,一般高蹺表演,如唱「獨角戲」,各自展演;雙套腿是「雙人舞」,在武打中展現技巧,互動逗趣,更有可看性 。
高蹺屬於非傳承發展,既要繼承傳統的規則、動作、技巧,也要有所創新,有的年輕表演者融合了街舞表演。
天津的「泥人張」彩塑是一種深得百姓厚愛的傳統民間藝術品,流傳發展至今已有約200年的歷史。泥人張彩塑形像生動,色彩豐富令人萬分喜愛。
「泥人張」的彩塑,把傳統的捏泥人提升到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作品藝術精美,影響遠及世界各地。
「泥人」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無雜質的純淨膠泥,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為「熟泥」,其特點是粘合性強。輔助材料還有木材、竹藤、鉛絲、紙張、絹花等。塑造好的作品應避免陽光直射或置於爐火周圍,正確的晾乾方法應是自然風乾。「泥人」徹底乾燥後要入窯烘燒,溫度要達700℃左右,出窯後打磨整理即可著色。
「泥人張」的作品是塑與繪的兩大結合,先塑造後繪色。在泥塑過程中塑大體為關鍵工序,先將人物大的形體動態塑出,才有大的感覺,然後刻畫衣紋表現質感,又不傷其骨格。在繪色上多採取的是中國繪畫中的工筆書法,使作品增添光感和色感。「塑造」與「繪畫」這兩者巧妙的結合,展示給人們的是真實而有力的生命,使人們在一般中看見美,在枝節中看到無限可能。
泥人張彩塑創作題材來源於民間習俗、舞台戲劇、民間故事、古典文學名著。泥人張彩塑所塑作品用色簡雅明快,用料講究,神形兼具。一般泥人張彩塑大小約40厘米,為架上雕塑、彩塑藝術,屬於室內陳列性雕塑。清朝時期,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的賀禮禮單中都列有「泥人張」這一項。
張明山繼承傳統的泥塑藝術,從繪畫、戲曲、民間木版年畫等姊妹藝術中吸收營養。經過數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他的作品深得百姓喜歡,面目徑寸,不僅形神畢肖,且栩栩如生。他的藝術獨具一格而蜚聲四海,老百姓親切地送給他一個暱稱:泥人張。
雲南省,簡稱「雲」或「滇」,位於西南地區,省會昆明,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絢麗。雲南歷史代表文化為「滇文化」,是全國熱門旅遊目的地和文旅大省,世界文化遺產包括麗江古城、紅河哈尼梯田、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世界自然遺產有三江並流、中國南方喀斯特(昆明石林)、澄江生物群。
摩梭人生活在雲南省西北,四川、雲南交界處風光秀麗的麗江市瀘沽湖畔,人口約五萬,有自己的本民族語言,但沒有文字,屬納西族一支。瀘沽湖以其獨特的摩梭風情和秀麗的山水風光聞名於世。
摩梭人獨特的傳統風俗傳到了外界,母系社會、走婚形式、豬槽船、末代王妃等一個個迷團,像一個巨大的磁鐵吸引着人們,大家都想過來一探究竟。傳統與現代的強烈衝突,成就了瀘沽湖畔獨一無二的文化旅遊資源。
摩梭人是母系社會,習俗相似尤其都是「男不娶,女不嫁」的走訪異居制度。摩梭人所住的房屋稱為「木摞房」,家庭活動的中心為「祖母屋」或稱「堂屋」,祖母屋由兩根柱支撐,分別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男柱和女柱必須出自同一棵樹,女柱為根,男柱為幹,象徵「女本男末」。
走婚習俗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流行於永寧摩梭。男性和女性均不結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繼後或男性勞動力才會娶妻或招婿。青年男女日間多為集體活動,透過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達心意,具有感情基礎後,二人均同意,可以進行「走婚」。
走婚時,男方只能在入夜後偷偷爬入女方房間,天亮之前離開。這種走婚只依賴感情,與經濟等一切外界條件均無關。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撫養,男方不需負擔,但父親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親子關係。
「若想生命有意義,還得有生命的延續」,這份延續更多指向對生命的認同,對文化的傳承。成人禮是摩梭人一生當中的重要儀式之一,所以摩梭人通過不同的儀式來直接地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成人禮 」是兒童時期最為重要的儀式,也是摩梭人生命中最為隆重和富有意義的儀式。
摩梭男子服裝較婦女簡潔,包頭帕及穿過膝的長袍配上飾品,腰間繫寬腰帶,佩戴一把短刀,下裝為寬褲腳。
大部分出去打工的摩梭人最後都會回到家鄉,因為他們有一個非常濃烈的故鄉的概念,到了某個年齡,就覺得要回家。
「永豐營的蔑帽,周家營的籮。呂廣營的糞箕,小街的簸。段官營的提籃,馬街的背籮,茴香村的筲箕是絕活。」宜良孕育了一方竹編工藝流傳的土壤。
宜良竹編歷史悠久,產生於明代,技藝以村落聚集地為竹器生產基地。據介紹,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穩定邊疆,派遣沐英、沐春父子駐軍滇中。隨着駐軍屯墾,江南人口遷入,為滇中宜良帶來了優秀的中原文化、農耕技術和精湛手工技藝,包括竹編技藝。
每年立秋到開春之間是砍伐竹子的最佳時機。開春後,天氣熱,水分重,不宜砍伐。砍下的竹子放入大鍋中用沸水煮一個小時,或在火上炙烤,目的在於消毒。砍下竹根和竹稍,保留竹竿中部。一根直徑10 厘米的竹子,縱向剖成上百隻竹籤,再橫向剖開薄薄十幾層,成為適合編織的竹片。
竹編工藝分細絲、粗絲兩種,編織中有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整個編制過程,以經緯編法為主。在此基礎上,也穿插各種技法,如疏編、插、穿、削、釘、紮、套等。為使工藝品有更高的欣賞性,編製圖案要用染色配合,形成色彩對比,做出鮮豔明快的花紋。「喜」和「福」等吉祥字樣,以大紅大紫為主;收藏工藝品,一般要做舊,作品顏色偏深。
雲南宜良竹編編織紋樣可以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平面編織,第二類是底部編織,第三類是複合編織,第四類是坐標編織。竹編工藝所展現出的是民俗,表現出當地百姓對生活的主觀理解和對美學的認知。
宜良的竹編有着質樸的自然美, 它是當地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實用竹編產品主要有木工挎、琵琶籮、蝦扒、背籠、撮箕、雙連體提籃、籮、筲箕、簸箕、篩子、篾帽等。藝術竹編產品較為出名是李加雲大師編織的竹編魚缸,這個竹編魚缸滴水不漏,顛覆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的諺語,技藝十分精湛。
雲南宜良竹編藝術造型中所透露出的地域文化及民族內涵具有深厚的研究價值,透過大師們精湛的工藝之美、造型之美、藝術特色之美及深厚的民俗文化,展現出民間藝術博大精深的魅力,如今也在不斷嘗試結合現代設計。
白族紮染技藝是雲南省大理市地方傳統紡織品染色技藝,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紮染古稱「絞纈」,是中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紮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藍靛(雲南民間俗稱板蘭根)。2006年5月,白族紮染技藝經國務院核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扎染,古稱「絞纈」,東漢時期已在雲南大理地區出現,唐朝時已成為民間時尚。白族扎染一般以植物藍靛為染料,經過浸染等步驟,在純白棉布上染出山川、風物、傳說、民俗等美麗圖案,共有1000多種紋樣,因每一塊布料在扎縫時的鬆緊、疏密不同,浸泡染色的溫度、時間不同,最終染出的圖案也千變萬化,充滿未知與驚喜。
白族紮染的製作方法別具一格,書籍詳細地描述了古人製作紮染的工藝過程:「擷撮采線結之,而後染色。即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餘則入染矣,其色斑斕。」白族紮染的主要步驟有畫刷圖案、絞紮、浸泡、染布、蒸煮、曬乾、拆線、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紮花、浸染兩道工序,技術關鍵是絞扎手法和染色技藝。染缸、染棒、曬架、石碾等是紮染的主要工具。
紮花,原名紮疙瘩,即在布料選好後,按花紋圖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別使用撮皺、折疊、翻卷、擠揪等方法,使之成為一定形狀,然後用針線一針一針地縫合或纏紮,將其紮緊縫嚴,讓布料變成一串串「疙瘩」。紮花是以縫為主、縫紮結合的手工紮花方法,具有表現範圍廣泛、刻畫細膩、變幻無窮的特點。
浸染,即將紮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裡,或浸泡冷染,或加溫煮熱染,經一定時間後撈出晾乾,然後再將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復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層,即「青出於藍」。縫了線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紋圖案,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樣,其藝術意味也就多了一些。浸染採用手工反復浸染工藝,形成以花形為中心,變幻玄妙的多層次暈紋,凝重素雅,古樸雅致。
白族紮染,它樸素自然,色彩分明,卻又毫不張揚;它貼近生活,是對生活中的細碎美好投來的深情一瞥;它還是白族人民勤勞、質樸、純潔等美好品格的藝術體現。不同式樣、不同圖案的紮染織物,記錄了一個個故事,傳承了一代代的歷史記憶。
歷經千年歲月,雲南大理白族紮染技藝已積澱成珍貴的文化遺產。在商品多樣化的今天,它因其獨特的裝飾趣味和藝術感染力,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雲南玉溪因山而廣袤豐饒,因水而嫵媚靈秀。玉溪青花窯始燒於元末明初,代表着歷史上雲南陶瓷燒制技藝的杰出水平,其青花瓷器造型古朴敦厚,紋飾簡潔生動,有着明的民間特色,在中國陶瓷界獨樹一幟。
玉溪青花瓷,是來自雲南玉溪的瓷器界「大明星」,見證了玉溪數百年的跌宕起伏,承載著玉溪人民的諸多情感與美好記憶。元明時期的古陶瓷,玉溪青花瓷因其成熟而傑出的釉下彩繪瓷器燒制技藝而聞名於世。
玉溪青花瓷的紋飾簡樸生動,不像其他瓷器那麼拘謹。你會看到青花瓷表面自然的花草和栩栩如生的人物紋飾姿態萬千,仿佛在瓷器世界裡演繹着自己的故事。這些紋飾不僅富有藝術感,更能勾起人們對玉溪歷史的思考和回憶。
灰白色胎、白中帶灰的釉色,再加上深藍帶黑的紋飾,這可是獨一無二的組合。它們就像玉溪人民的心靈寫照,既有着自由的灰色,又有着深邃的藍色。這些顏色讓人想起玉溪的山川,清澈的湖泊,還有那蔚藍的天空,仿佛一下子把家鄉的美景都展現在了瓷器上。
玉溪的青花瓷繼承了珍貴的傳統燒制技藝,雲南青花帶有天然的神祕感和樸實的趣味性,充分融入瓷器產品中。雲南青花具有多層次的畫面感,筆觸、風格、色澤都與景德鎮青花瓷畫有很大不同,非常具有「雲南韻味」。
同時又不斷創新,融入了本土特色和當下時代的元素,賦予青花瓷更豐富多元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內涵。玉溪的青花瓷作品既承載了古老的文化,又展現出現代的創意,讓它一舉成為了陶瓷界的「時尚先鋒」和「大明星」。
玉溪青花瓷,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份寶貴的情感傳承。它們承載了玉溪人民的心血與智慧,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家鄉的美麗,彰顯着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西安。陝西省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代表文化為「三秦文化 」。境內主景區景點有黃帝陵、陶俑、華山、未央宮遺址、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西安城牆、西安鐘鼓樓、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園等。
時隔40年,銅車馬又回到它的出土地,相伴帝陵,相隨主人。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在2021年5月試開放現場,看着重新「歸位」,終於實現原址展示的兩乘「始皇鑾駕」,一瞬間觸動了很多人的心弦。
銅車馬「移駕」新館展示,文保工作者利用VR等新技術,以文物組合、復原等方式,全方位呈現了銅車馬的歷史、文化、藝術、科技價值。而真實的歷史現場感,不僅拉近了大眾與文物之間的距離,更帶來一種視聽上的震撼體驗,讓遊客身臨其境般體會銅車馬的內涵與故事。
秦陵銅車馬自1978年出土以來就舉世矚目,被譽為「青銅之冠」的秦陵銅車馬,以其巨大的青銅造型創造了古代冶金鑄造史的奇蹟,它不僅再現了秦始皇帝 鑾駕的風采,也展現了古代車馬的繫駕關係和古人巧奪天工的工藝技巧,其歷史價值、科技價值、藝術價值不可估量。
作為秦陵銅車馬博物館的核心展品,在第一展廳,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陳列於展廳中心,觀眾可以從多個角度無遮擋欣賞銅車馬,甚至連御車人的髮絲細節都能清晰一覽無遺。銅車馬館總建築面積約八千平方米,建築平面圍繞中央的核心展廳鋪開。兩乘秦陵彩繪銅車馬就停放在下沉式的展廳內,觀眾可以從各個角度看到銅車馬。
銅車馬共兩乘,出土時已碎裂。經考古人員復原,比例為真實車馬的二分之一,均為雙輪、單轅、前駕四馬結構,所不同者為車的造型與功能。銅車馬一號車,名「立車」,車輿右側置一面盾牌,車輿前掛有一件銅弩和銅鏃。車上立一圓傘,傘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銅御官俑。銅車馬二號車是四馬鞍車,呈凸字形,分前、後二室,車輿上有穹窿形的橢圓形蓋子,前室為御手所居,內跽坐一御官俑,後室為主人所居。
另外,耳廳展示銅車馬分解影像系列,外圍主題展廳包括陵園沙盤模型序廳、原址坑復原展廳、秦馳道及世界古代車馬廳、銅車馬相關裝置展廳、青少年教育展廳、報告廳等。
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旨在充分展示銅車馬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價值,全面闡釋秦代車馬文化,將銅車馬的展示內容與展示方式向多元化、全方位推進,對秦代車馬文化、禮儀文化、科技水平,及其為現代研究做出的巨大貢獻進行深刻解讀,增強展示的深度和廣度,使人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並理解銅車馬的真正價值和非凡意義。
展覽通過珍貴文物、圖文版面、藝術場景、數位多媒體技術、互動活動等方式全面展示銅車馬的性質與用途、形制與結構、鞁具與駕挽、鑄造與製作技術、雕塑藝術與彩繪紋飾等內涵,讓觀眾全方位的瞭解古代車馬的相關知識,多角度地欣賞始皇鑾駕的風采。
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陜西的漢族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現西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時期。秦腔的鼎盛時期在乾隆年間(1736—1795年),這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個秦腔班社。在流行過程中,秦腔與其他戲曲形式和民間藝術結合,逐漸遞變形成各地多種多樣的梆子聲腔劇種。至清末,又變成流行于西北一帶的地方劇種。
秦腔的唱腔為板式變化體,也就是以一個曲調為基調,通過節拍、節奏、旋律、速度等的變化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帶板、滾板等六類基本板式。彩腔,俗稱「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蕩,劇情發展起伏跌宕之處。秦腔用假嗓唱出,其中的拖腔必須歸人「安」韻,一句聽下來飽滿酣暢,極富表現力,這也是秦腔與其他地方戲曲不同的地方。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
角色行當分為四生(老生、鬚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淨(大淨、毛淨)、一丑,計十三門。秦腔臉譜隨着秦腔的誕生而誕生,秦腔臉譜在戲曲發展道路中獨具一格,作為「百戲之祖」,它的譜繪製風格古典獨特,體系完整。那麼,秦腔臉譜與京劇臉譜兩者之間有何不同呢?五花臉、旋臉、斜皮臉、通天柱臉、兩膛臉、象形臉、標誌臉、兩面臉、巴巴臉……這些都是只有在秦腔表演中才能見到的。
秦腔曲牌是襯托秦腔戲劇中不同人物動作、過場和各類戲劇角色思想感情變化以及塑造劇中人物形象、渲染舞台環境氣氛,使各種唱腔板式自然過渡、增強舞台效果、連接戲劇過程等方面的一種伴奏樂曲。秦腔曲牌音樂曲調優美、旋律動聽、曲目繁多、內容豐富多彩、用途廣泛,它充分體現出秦腔音樂慷慨激越、纏綿悱惻的藝術風格。
秦腔,這個孕育在八百里秦川之上的地方戲曲,這個被稱為「百戲祖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誕生於這裡的人民和這片土地,演出他們的多姿多彩,從獨樂樂,到眾樂樂,出西口,到全國,生生不息,傳承不絕。
社火起源於原始社會勞動人民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驅儺、祭社活動,是西北地方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指在祭祀或節日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古人認為社是土地之神,要祈求豐收或驅鬼逐疫,都要祭祀社神。「火」具有正義、光明、紅火之意,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了下來。
社火的種類很多,有山社火、車社火、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蹺社火、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廟會迎神、祈雨時表演,而正月十五最隆重,聲勢最為浩大。在80年代,隴縣正月十五進城表演的社火隊就有一百多家,觀看社火表演的觀眾近十萬人。寶雞縣赤沙鎮的血社火是陝西乃至全國唯一保留的一個社火種類,它是每逢閏年表演一次。
陝西省寶雞市的社火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其社火臉譜在構圖、勾勒、塗色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譜式。社火臉譜在構圖手法上著重於前額、眼、嘴、鼻等部分的變化,以象徵寓意的圖案,勾出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特殊標誌,如聞太師、楊戩等人額頭畫「天眼」喻其神通廣大。
馬勺臉譜的製作一般先選用優質的桐木、柳木、桃木等為原材料,按系列將社火臉譜,透過拋光、瀝粉、彩繪、勾金等多種技藝融合,繪製在馬勺上,人物形象基本上來自《封神演義》、《東週列國志》和《三國演義》文學經典,有部分是參考秦腔劇目中的人物。它從傳說人物的容貌、性格特徵出發,以誇張的手法、定程式的圖案、變化的形體、鮮明對比的色彩,來表現人物的忠奸、善惡、美醜,極富民間氣息。
同朝皮影戲是陝西省渭南市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經過上百年的流傳,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時至今日,每逢廟會、婚喪嫁娶、賀壽等喜慶時日,當地人多請皮影戲來助興,是群眾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形式;2008年,同朝皮影戲入選陝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皮影的製作工藝包括選料、制皮、雕鏤、彩繪、壓平、定綴、合成等工藝流程,其手工精細,線條流暢,文人雅士清秀文靜,武生將軍英武雄悍,服飾舞台圖案豐富多彩。它的表演一般由五人完成,皮影的唱腔為碗碗腔。同朝皮影戲具有非常獨特的風格,曲調較明快、高亢、細膩、華麗,唱詞典雅但通俗易懂,行當齊全,唱腔唱板豐富多彩。
同朝皮影戲的唱腔為碗碗腔,其名稱來源,一說因其節奏以打擊小銅碗而得名;一說因領奏用的樂器月琴舊稱「阮鹹」,又名「阮兒腔」衍化而成為碗碗腔。碗碗腔屬板腔體系,雖屬小戲,但行當齊全,生、旦、淨、醜各具特色,全部唱白由男性一人承擔。
唱腔的音樂細膩幽雅、婉轉纏綿,唱腔美妙動人。每種唱腔又有花音、苦音之分。除唱腔外,有它獨特的曲牌,板頭和鑼鼓譜種類繁多,開場板就有20多種,並且演出時有嚴格的分工。
同朝皮影戲包括了工藝製作和演出技藝、唱腔藝術幾個部分。其中獨特的舞台美術,民間流傳有這樣一句話:「華州的迷胡,合陽的線,同朝的燈影天下傳。」這就說明同朝皮影戲自古以來堪稱「陝西一絕」,是當之無愧的民間藝術魂寶,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同朝皮影戲發源于古同州的劇種。經過上百年的流傳,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及藝術價值。其中獨特的舞臺美術,時至今日,每逢廟會、婚喪嫁娶、賀壽、節日、喜慶之時,當地人多請皮影戲來助興,成為群眾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形式。
上海市,別稱滬、申,是歷史文化名城、世界一線城市。上海市位於華東地區,歷史代表文化有「吳越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著名的景點包括外灘、豫園、南京路、人民廣場、靜安寺、新天地、陸家嘴、崇明島、朱家角、滴水湖、淀山湖、楓涇古鎮等。
江南絲竹這個器樂合奏樂種,有說起源於唐朝,已有千多年歷史。它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的十番鑼鼓。清初,江南曲藝中的灘簧、清曲流行,以胡琴伴唱。十番鑼鼓傳到當地,特別是業餘的胡琴清客手中,便演變成為以絲竹樂為主的演奏,並在江南各地流行起來。上海自1911年成立了第一個業餘絲竹團體「文明雅集」之後,各種絲竹樂團如雨後春筍建立,儼然成了江南絲竹的重鎮。
江南絲竹樂隊主要由二胡、揚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簫等絲竹類樂器組成,故名。明代嘉隆年間,幾位戲曲音樂家們在太倉南碼頭創制昆曲水磨腔的時候,組成的絲竹樂隊,用工尺譜演奏,堂名鼓手兼奏,後逐漸形成絲竹演奏的專職班社。明萬曆末在吳中(蘇州地區)形成了新的樂種「弦索」,可算是江南絲竹的前身。它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有着廣泛的群眾基礎,後正式定名為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曲調優美淳樸,清新悅耳,輕快明朗,綺麗優雅,其技法豐富多彩,變化層出不窮,有你繁我簡、你高我低、加花變奏、嵌擋讓路、即興發揮等手法,並逐步形成「小、細、輕、雅」的風格特色。
江南絲竹樂隊編制比較靈活,它以二胡、笛子為兩件主要樂器,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彈絃樂器有小三弦、琵琶、洋琴;管樂器還有簫、笙;打擊樂器有鼓、板、木魚、碰鈴等,上海郊區農民樂隊的演奏,往往加用大件打擊樂器。
江南絲竹樂曲其結構除民間一般常見的曲牌聯綴、迴圈、變奏的特點外,最有代表性的是以板腔變奏所形成的結構特點。這種特點所形成的一曲多變,構成絲竹樂中一簇一簇圍繞母曲的套曲。江南絲竹曲目豐富,傳統樂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雲慶》等。
江南絲竹的娛樂性很強,「每於勞動之暇,合奏絲竹樂」,這是上海的一種社會時尚。人們常聚集在私宅茶樓合奏絲竹以「涵養性情、蕩滌邪穢」和交流技藝。江南絲竹也在婚喪喜慶、節日廟會時演奏。江南絲竹音樂的產生和延續,對民族音樂史的研究及戲曲、民俗文化、群眾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海派玉雕是上海玉雕的別稱,創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和「北派」、「揚派」和「南派」一起稱為中國玉雕四大流派。海派玉雕從工藝品類、工具、用料、技法等方面,全面繼承了中國玉雕的工藝傳統,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大批玉雕精品。
海派玉雕在繼承中國古代玉器製作技藝的同時,適應着不同時期、不同產品的特點,逐漸形成了海派玉雕的文化特色。在製作時,先要對材料進行全面的觀察分析,也稱「相玉」。審皮色、審料性、審瑕疵和審形勢。隨之根據「審」所掌握的基本情況進行設計,根據所構思的形象,繪出畫稿和基本形態。
「海派」風格以精雕細琢著稱,作品細膩,內涵深厚。「海派」手把件富有時代氣息和個人風格,大師們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賦予了變化,個性化地詮釋白玉的含義。手把件在表現手法上運用大面積的弧面,細節的線條較為流暢;或是精准地處理面與面的銜接,對局部和細節的表現更細膩;在傳統技法中融入西方的透視處理方式。
海派玉雕的純粹之處體現在兩方面:「海納」和「精作」。所謂「海納」是指包羅了各種美好的事物,像繪畫、書法、雕刻、剪紙等,吸取這些藝術成分的精華,然後創造自己的美。而「精作」則是說雕刻技法之精湛,人物動物造型之傳神,主要就是體現在成品展現出來的外觀及藝術價值上。
作品的故事性、工藝性、藝術性透過工藝演繹更加突出。海派玉雕相對其他派系而言,在思想、價值、審美、情趣上「海納」的更多,在題材的傳承、轉化、創新上較為豐富;工藝的發揚、理解、運用更加出神入化。同樣的手把件,點與面形,相生相剋,線與節奏,相輔相成。
玉雕外觀造型新奇美觀,有大有小,小得可以隨身攜帶,大得可以放在家裡觀賞,玉雕從古至今都是擺設、送禮的佳品。玉雕裡面其實還分為很多種,例如圓雕、浮雕、透雕,以及鏤雕等,海派玉雕不僅製作小件裝飾品和中件陳列品,而且還製作出幾件世界罕見的大型玉雕,體現了玉雕人高超的工藝。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旗袍是美麗的,而穿旗袍的女人是更美麗的,那麼,作為生活中最美麗的服裝,那麼海派旗袍又有什麼特色令人們喜愛呢?旗袍歷來是最能體現民族特色和東方女性美的傳統服飾。而其中海派旗袍歷經時代積澱,融匯中西方服飾美學精華,是成為中華傳統服飾的經典之作。
海派旗袍來自魔都上海。包羅萬象的氣度,艷麗是這一流派的定位。海派旗袍強調女性身段,更在於表現人,而非衣服本身。海派旗袍的圖案則以繁複的刺繡紋樣或花紋為美。海派旗袍融合了西方文化,變成修身設計。
海派旗袍的最大的特色在於對傳統樣式與西式服飾的兼收並蓄,並開始量身訂做。有的旗袍在使用較軟的墊肩來襯托女性的美,在當時被稱為「美人肩」。花紋樣式也是多彩選擇,布料選擇也變得豐富。
海派旗袍使用了緄,緄邊工藝,沿襲了旗服的做法,採用旗袍本身的面料,在領口、袖口、下擺等部位的邊緣處縫製包邊,既增加了旗袍的美觀,又使面料的毛邊不會外露。
不僅流行把西式外套、大衣、羊絨衫穿在旗袍外,在領型上更採用洋裝中的翻領、V領、荷葉領,袖型也有了更多的變化,出現荷葉袖、開衩袖等。後來也出現了一些半透明的或鏤空與旗袍結合,種類逐漸繁多起來。
30年代上海的旗袍款型改造和創新更加頻繁,旗袍的形式受西方立體服飾造型的影響,開始向立體結構造型轉化,外國衣料大量湧入,對旗袍的變化起了推動作用。
想買到稱心如意的好旗袍,就不得不提長樂路和茂名路這兩條出名的旗袍一條街。只要是老上海,都知道這裡的旗袍最地道,工藝最好。在這裡,不僅有昂貴的傳統手工旗袍,也有新式的改良旗袍。旗袍品牌也很多,既有中華老字號,也有充滿時尚氣息的旗袍店。
松江畫派簡稱「松江派」,是中國畫流派之一。明朝末年,松江府管轄(今屬上海市)下三個山水畫派的總稱。一是「蘇松畫派」;二是「雲間畫派」;三是「華亭畫派」。其中「蘇松派」和「雲間派」都是松江府人,風格互有影響,故總稱:「松江派」。當時董其昌的書畫為一時之宗;與陳繼儒並稱於世。
松江在明朝時已是繁榮富庶的縣城,因工商繁榮、文化發達,集中在松江的文人學士越來越多,生活安定的畫家,常聚在一起研究、討論藝術的意趣,因此產出明末清初的松江畫派,顧正誼為創始人,以董其昌為代表。19世紀中期,海派文藝開始發展,海派文藝不再傳承中國水墨畫所強調的意象,而是通過鮮艷的色彩呈現繪畫的主題。繪畫主題經常為花鳥等事物。
從古人畫跡得知古人的筆墨情趣。擅長運墨,墨色鮮麗,層次分明,於意趣簡淡中見天真秀潤。在設色山水畫中,其青綠設色,鮮麗而不妖妍,淺絳設色簡淡而又沉著。並講究筆法,在皴、擦、點、染之間互施,追求運筆的豐富變化,講求的是不為物象所束縛。
在書畫、詩文及畫論方面,董其昌擁有很高的造詣,而且他藉禪宗的南北二派「頓、漸」以喻畫法,把中國唐以來的山水畫中的文人畫、水墨畫及院體畫劃分兩大體系,文人化體系似南宗,院體畫似禪之北宗,因此強調文學意趣、個性發揮、氣韻超逸並用水墨渲染的一種文人畫(南宗),日漸發展後,成為畫壇主流。
破墨、積墨兼施,亦即水墨染暈和乾墨積疊並行,能使畫面上呈現出一種蒼茫秀潤的氣韻。以行草書法入畫,山水畫進一步書法化,筆墨靈活,轉折筆特多,拙中見能;他又善於用墨,鮮彩清光,奕然動人。
山水畫的特色與繪畫理論密切相關,將歷史上的山水畫分為文人畫和非文人畫,以禪宗北宗式微為喻,以繼承王維以來的文人畫為標誌,在山水畫創作中提倡「士人氣」。一方面產生像八大山人那樣以山水寄託憂國之情的優秀藝術家,另一方面卻也有耽於枯筆乾墨、氣索神疲的末流之輩,可見畫家應該秉持正確的人生觀,而且在藝術創作上從傳統中脫穎而出,講求革新,不墨守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