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七月 美麗中國.心睇驗-追尋世遺之美【第七彈: 五台山、三清山、登封「天地之中」、中國丹霞、杭州西湖、元上都遺址】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極為深遠,截至2019年7月,中國共有55項世界遺產(包括自然遺產15項,文化遺產37項,雙重遺產4項),是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亦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自然遺產」指由自然和生物所組成的自然面貌、瀕危動植物的生活境區或天然名勝,「文化景觀遺產」亦包括由人類設計和建設的景觀,以及關聯性文化景觀。就向你逐一介紹【第七彈: 五台山、三清山、登封「天地之中」、中國丹霞、杭州西湖、元上都遺址】世界遺產景點……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山西五台山
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台山並非一座真實的山,而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以台懷鎮為中心,五峰之外稱台外,五峰之內稱台內,台內包括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當中最高海拔有3058米。五座山的峰頂由於平坦如台,故名五台;也又因佛教認為山上氣候多寒,盛夏時不見炎暑,符合佛教所說的清涼解脫境界,故又別稱清涼山。五台山更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青廟(漢傳佛教)和黃廟(藏傳佛教)互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漢蒙藏等民族也在此和諧共享。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五台山一直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吸引了來自亞洲各國的朝聖者,山上的建築記錄了廟宇的演變,無論從美學角度還是宗教意義上來說,這些建築與其周圍的景觀都是密不可分的,它已成為了一種宗教景觀,其五座山頂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後於2009年把五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金五台
「望海峰」為五台山東台,海拔2795米,台頂曾建有望海樓,現只有望海寺,主供聰明文殊。登上東台晨觀日出,眺望群山秀色,欣賞雲海變化,壯麗非凡。曾有古人說:「登上東台頂,極目到海瀛」,登東台而看日出,是五台山旅遊的一大景觀。夏日天氣好時,黎明登臨其上,可見雲海盡頭的紅日噴薄而出。
「掛月峰」為五台山西台,又名明月山,海拔2773米,其山勢形狀,如孔雀開屏。峰頂建有法雷寺,創建於隋,內供獅子文殊,其後經過無數的重建及修葺,到1986年一位美籍華人壽治和尚投資重修了法雷寺及旁邊的定光佛舍利塔,吸引了信眾每年進寺祈福。更有傳說指每年除夕,有佛燈自通州孤山塔方向飄來,繞峰飛旋,至塔息止,因而得名。「錦繡峰」為五台山南台,海拔2485米,台頂像倒立的藻瓶,周邊1里內,細花雜草佈滿了整個山巒,猶如綠色的地毯。峰頂建有普濟寺,主供智慧文殊,在普濟寺內,至今仍保留著年代極為久遠的石佛殿。這裡有罕見的野生「金蓮花」、「日菊」和名貴的「香蕈、銀盤、水皮」等蘑菇,也是高品質農作物品的產區,大豆、藜麥、莜麥等高寒作物很著名。
「葉鬥峰」為五台山北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華北屋脊」之稱,北台特點是台高、風猛、雷激,冬季極限低溫至零下四十多度。台頂建有靈應寺,內供無垢文殊菩薩,也有個黑龍池,常年不涸,既是台頂僧人的水源之一,又是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名勝。
「翠巖峰」為五台山中台,海拔2896米,地形狀如雄獅。中台頂巨石堆積,石面雜生苔蘚,在陽光照射下碧翠生輝,如蛟龍騰起,人們稱之為「龍翻石」。台頂西北面有太華池,北有甘露泉,東南有玉龍池,池旁還有三株泉,是南北五溪流水的發源地。台頂有演教寺,內供儒童文殊菩薩,還有明朝建下的祈光塔,四角各有小塔,象徵東西南北中五台。
漢傳佛教.藏傳佛教
五台山的寺廟共分兩種,一種是青廟,一種是黃廟。五台山的和尚多數穿著青色衣服,故稱青衣僧,青衣僧所住的寺院叫做青廟,也就是和尚廟。而宗喀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由於格魯派僧人身穿黃色僧衣,頭戴黃色僧帽,故稱黃衣僧,而黃衣僧所住的寺院叫黃廟,也就是說黃廟就是喇嘛廟。
此外,寺廟又有十方廟和子孫廟之別,僧人同樣也分為十方僧(這類僧人拜師落髮行動較方便,一生以參禪遊訪寺廟為主)和子孫僧(這類僧人坐守寺院,誦經拜佛,直到圓寂)。十方廟是專為招待十方僧設立的寺廟,它的組織形式是選賢制,所謂選賢制,就是選賢舉能,不論你是何廟何寺的僧人,只要接受過佛法,有才能,有德望,又有組織能力者,就能在十方廟當住持,這個住持是暫時主持寺務,不是寺主。青廟的碧山寺和黃廟的十方堂都是聞名遐邇的十方廟。
而子孫廟的組織形式是家傳制,所指的家傳制,就是除了徒子徒孫外,其他寺院的僧人不能來此寺當住持,也不能擔任執事,該寺的一切執事均由該寺僧人推選委任、與外寺僧人無關。在五台山上絕大多數寺院屬於子孫廟,十方廟就僅有八處,包括碧山寺、古佛寺、東台頂望海寺、南台頂普濟寺、西台頂法雷寺、北台頂靈應寺、中台頂演教寺和十方堂。直至現在,五台山內的寺院已無十方廟和子孫廟之分,只有青廟和黃廟的區別,而黃廟如今也只有菩薩頂、羅瞧寺、廣仁寺、善財洞、鎮海寺和觀音洞。
著名寺廟群
「塔院寺」在顯通寺的南面。以中國佛教寺廟建築佈局,早期的都是有塔院,塔院寺原跟顯通寺是同一座寺廟,是顯通寺的塔院。院內有一大一小兩座白塔,大塔叫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寶塔,就是台懷寺廟群首先看到的那座大白塔,小塔叫文殊發塔,這裡還有一個文殊菩薩化身貧女教化眾生的故事。在明朝萬曆七年重修大塔時,將塔院重新修葺,從顯通寺分離出來成獨立寺廟,又由於原是顯通寺的塔院,院內保存著五台山級別最高的兩座佛塔,所以將寺命定為塔院寺,更被人們指它為五台山的標誌。
「顯通寺」座落在大白塔北側、菩薩頂腳下,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是五台山佛教聖地中最古老的寺院,亦因寺院所在山峰很像佛祖說法的靈鷲峰,故又名大字靈鷲寺,其後在康熙二十六年改名為大顯通寺,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顯通寺現存建築為清代規模,寺宇佔地約8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多間,中軸線殿宇7座,由南至北依次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殿,這些殿宇皆造型略異,各具特色,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而且保存完好。
「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北側靈鷲峰上,創建於北魏,原叫大文殊院。在明永樂以後,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台山,漸成為五台山黃廟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數次朝拜五台山,住宿於菩薩頂,賜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台等,均須向大喇嘛進貢。菩薩頂現存建築,全都是清代所重建,其形制和手法,多參照皇宮官制式,其他寺廟大多是紅牆灰瓦,而菩薩頂卻是紅牆黃瓦。
「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這座在五台山中最細小的寺廟重修於唐朝建中3年,歷經宋、明、清多代修葺,完整保存了唐代殿宇建築出檐深遠的建築面貌,堪稱千年國寶。寺內大殿雖然很小,但仍可感受到大唐建築的藝術性格,舒緩的屋頂,雄大疏朗的斗拱,簡潔明朗的構圖,體現出一種雍容大度,氣度不凡,還可從中看到中唐時期木結構梁架已經有用「材」(栱高)作為木構用料標準的現象,說明唐代時期的建築技術已有很高水平。
「南山寺」創建於元代,古稱大萬聖佑國寺及極樂寺。後到清末時期,連續施工23年後,把寺院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體,最終稱為南山寺,便是如今的模樣。整個寺院共有7層,分為三大部分,下三層名為極樂寺,中間一層名為善德堂,上三層稱作佑國寺。寺內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點,內容包括佛教傳說、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圖案,刀工細緻,堪稱五台山一絕。以上特點在該寺的佑國寺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而且站在佑國寺最高層還可以遠眺五台中的四台,景致相當不錯。
以台懷鎮為中心
台懷鎮,位於五台縣的最北端,是一個山環水繞,約有漢、滿、蒙、藏四個民族的秀麗山鎮。由於台懷鎮是由五台山五大高峰(東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的形成懷抱之中,故名「台懷」,除五座高山以外,這裡還有靈鷲峰、黛螺頂、梵仙山等較小的山峰。
台懷鎮也是歷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中心,清康熙時,曾於台懷鎮建立了專供朝拜五台山用的行宮一座。行宮位於今塔院寺前,規模宏偉壯麗,如今只留下宮門遺址。鎮內從南到北有三條街,依次是營坊街、太平街和楊林街。營坊街是清代城守廳駐軍的地方,太平街的兩側從前都是為寺院和蒙藏朝山信徒生產銀器、銅器和鐵木器的手工業作坊和店鋪,楊林街則是一條商業街。
台懷鎮境內有許多的寺廟,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懷鎮。現在五台縣共有寺廟四十多座,台懷鎮及其附近就集中了三十座,包括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萬佛閣、羅睺寺、圓照寺、殊像寺、鎮海寺等。
獨一無二的景觀美.江西三清山
玉京、玉虛、玉華
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的三清山,與江西玉山的懷玉山、德興的大茅山同屬懷玉山山脈。三清山為懷玉山脈的主峰,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巔」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為最高,海拔有1816.9米,是江西省內第五高峰。景區內記錄了地球近8億年來的演化發展歷史,遺存有沉積學、地層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和地貌學等多學科價值的珍貴地質遺蹟,其花崗岩地貌更是世界花崗岩山嶽峰林景觀的典型代表,同時又是道教名山。
2008年,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認為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而且完全符合世界遺產的要求,同意將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清山式」花崗岩
三清山的第一次大海浸發生於14億年前的中元古宙,那時三清山地區的地殼運動正處於「地槽」沉降階段,海水浸沒達4億年之久,沉積數千米厚的雙橋山群的複理式海相碎屑岩,並夾雜有海底火山噴發物。在「晉寧運動」後,地殼開始逐漸回返上升,出水為陸,三清山地區進入相對穩定的「地台」階段。到了8.3至8億年前三清山進入裂谷期,羅迪尼亞超大陸裂解,三清山位於揚子大陸板塊與華南裂谷海盆之間的過渡帶,形成了磨拉石和海洋複理石建造,與地殼裂谷作用半生的火山活動,產生了火山岩與熔岩。
其後至1.8億年前,三清山區域內發生異常強烈的造山運動,並伴隨有大規模的酸性岩漿浸入活動,從而奠定三清山構景的地質基礎。中生代(即侏羅紀晚期與白堊紀時代)是三清山花崗岩成岩、成山的重要時期,也是花崗岩地質、花崗岩地貌、花崗岩生態的奠基時期。此後,又通過新生代的變化,才造就了現今的奇特的花崗岩景觀和獨特的生態系統。
怪石猶如神造
三清山花崗岩地貌具有自身獨特的特性,如果以花崗岩地貌景觀可分為:峰巒、峰牆、峰叢、石林、峰柱、石錐、峽谷、岩壁和造型石景等類型。這些形態各異的花崗岩奇峰,一尊尊,一座座,栩栩如生,好像向世人講述那悠久的歷史和神奇的故事。
傳說,當孫悟空從西天取經回來後,想向太上老君給他一本《道德經》,於是他騰雲駕霧來到三清山,但由於太上老君不在山,悟空只好耐性地等候。結果等了八十一天後,太上老君對孫悟空刮目相看,就把《道德經》給他,望他念好此經,潛心修道。悟空拜謝老君後,繞了三清山一圈,最後在三清山的西邊,找到一處乾淨的地方,聚精會神地翻開經書念著。每當他一想到過去的種種,他就感到慚愧,不敢抬起頭來,只顧低着頭念經,直至今日就是我們看到的「猴王觀寶」石。
有「東方女神」之稱的女神峰是一個花崗岩峰柱形景觀,海拔1180米,形成於燕山期地質構造運動,花崗岩被兩組近垂直的節理切割成柱狀峰林,後來經過水平節理切割和崩塌的作用,使峰柱變成兩節,上部一塊巨石形成頭部,下部連着山體形成身座,並經億萬年風化後被逐漸打磨成今天維妙維肖的女神峰景觀。而在女神峰面對的「巨蟒出山」峰,位於南清園遊步道東北關口,海拔高度約1200米處。傳說玉皇大帝有個妹妹,名叫玉虛仙女。她到凡塵遊玩時,在三清山上認識一位採藥的孟雲龍,其後兩情相悅,並結為夫妻。玉帝知道後當然十分生氣,並要配與烏龜精以示懲罰,施法將孟雲龍變為一條巨蟒,壓於玉台之下的山谷,演變成了三清山的「巨蟒出山」峰,同時玉虛也因傷心過度化為一座「神女」石峰,永遠陪伴著至愛的情郎。
露天道教博物館
三清山道教文化開始於晉代葛洪。據史書記載,東晉昇平年間,煉丹術士、著名醫學家葛洪與李尚書上三清山結廬煉丹,為三清山的「開山始祖」。其後在宋朝時,王鑑後裔王霖捐資興建道觀,三清山就成為道家的洞天福地。直至明景泰年間,王霖後裔王祜又重建三清宮。從登山處步雲橋直至天門三清福地,共興建宮觀、亭閣、石刻、石雕、山門、橋樑等二百三十多處,在保持自然原始風貌的基礎上,體現天人合一的教義,使道教建築遍佈全山。
三清山的230多處人文景觀,雖然數量繁多,但絕不雜亂,甚至稱得上心思熟慮,整體規劃出道教建築的傳統性和宗族家廟的特殊特徵。簡單來說,就是以三清宮為一個中心,前後二殿象徵陰陽二極。同時,以天一水池為起點,經風門、天門、丹爐、九天應元府直至玉京峰構成一條縱長兩公里的三清山道教宮觀建築的中軸線,圍繞着三清宮中心和南北中軸線各部景物向周圍輻射,這種構建方式不同於大多數其他宮觀寺廟的田字或井字結構,而是暗合了八卦圖式的環形結構。
此外,在三清宮前有三個天然大水池匯集,包括涵星池、清華池、清輝池,在日落時分,彩霞映照,天光一色。涵星池面積3480平方米,位於三清福地正西,是最大的一口風水池,湖水清澈平靜,如一面鏡子倒映星月。按先天八卦四方位說法,西方為右是白虎方位,虎在道教中也屬星宿之一,虎向水邊生,故在池北崖壁上刻「虎頭山」以象徵坎,而「涵星」,顧名思義就是倒映沉浸、涵養星斗月亮,可見涵星池命名與風水有關。
三清山的道教底蘊不僅體現在這些精緻的道教實體建築上,更是呈現在多樣的道教民俗上,升天大典就是盛大的道教活動之一,升天大典是祭祀復修三清山尊祖王祜的活動,場面盛大,使人驚嘆。
後記: 機緣巧合見佛光
「佛光」即晴天霧日出現在雲霧上的彩色光環,是陽光通過雲霧小水滴,在雲霧水滴的後面形成的一個太陽現象。光環色彩絢麗如虹,小巧似環,是三清山一大奇景,在隴首山的捨身崖和天門峰的紫煙石及玉京峰等地可以看到,這道光環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彩奪目,看去好似如來佛像頭上的靈光,故又稱「佛光」。
跨越2000多年的歷史建築群.河南登封「天地之中」
重中之重
在中國傳統的宇宙觀上,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國,而天地中心則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則在鄭州登封。因而登封就成為了中國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薈萃的中心,中國幾大主流文明,如「儒、佛、道」都在這裡建立了弘揚傳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這裡也成為人們測天量地的中心。
而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包括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闕和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等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築,其間歷經了漢、魏、唐、宋、元、明、清的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道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之一。
在2010年,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位於河南省的嵩山,是個具有神聖意義的中岳,在海拔1500米的嵩山腳下,有8座佔地共40平方公里的建築群,當中包括三座漢代古闕,以及中國最古老的道教建築遺址—中嶽廟、周公測景台與登封觀星台等等。這些建築物歷經九個朝代修建而成,它們不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天地之中的概念,還體現了嵩山作為虔誠的宗教中心的力量,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
中國最早的天文台.周公測景台和觀星台
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觀形成的最具說服力證據。周公測景台最早在西周為測日影定地中而建,名為「圭表」的儀器。「表」就是直立於圭一的杆子,「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用圭表測影,也叫立杆測影,用立杆測影研究曆法,它的價值更得到國外專家一致高度認可。
而觀星台就由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所建,是當時27個天文觀測站的中心觀測點,見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曆法《授時歷》的測量演算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觀星台是由台身和量天尺組成的一座青磚石結構建築,台身狀如覆斗,作用是 「晝參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觀星台不僅保存了古代圭表測影的實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測影以來測影技術發展的高峰,充分驗證了「天地之中」的信仰。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於嵩山南麓嵩岳寺內,始建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為宣武帝的離宮,後改建為佛教寺院。當時,北魏孝明帝把佛院改名為「閒居寺」,並擴建殿宇達千多間,僧眾700多人。其後,隋文帝再改名嵩岳寺,唐朝武則天和高宗遊嵩山時,曾把嵩岳寺作為行宮,可見此時嵩岳寺的豪華與排場。但後來的一場大火,把寺院燒清光,就連嵩岳寺塔內的木質樓梯和所有物件都通通化成了灰燼,惟有嵩岳寺塔卻屹立了1400多年而不倒下,雖然塔內已空無一物,但成為了中國建築史的一個神話。現在的嵩岳寺塔為青磚、黃泥砌築的15層密檐式磚塔,也是唯一一座十二邊形塔,其近於圓形的平面,分為上下兩段的塔身,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態。
太室闕和中嶽廟
太室闕是中嶽廟前的神道闕,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闕高3.92米,分東西兩闕,是古代祭祀太室山神的重要實物見證。太室闕由闕基、闕身、闕頂三部分組成,每闕又分正闕和子闕。闕頂用石塊雕成「四阿」頂(即廡殿頂),闕身四面用減地平雕的技法,浮雕有百戲、狩獵、鬥雞、鋪首銜環等淺浮雕圖案60多幅,對研究漢代建築史、繪畫藝術史具有很高的價值。
中嶽廟,原名太室祠,始建於秦,廟院現存形制是清代乾隆年間按照北京皇宮佈局重修,峻極殿(即中嶽大殿)是供奉和祭祀中嶽神的主殿,是五嶽中最大的殿宇。中嶽廟是規模最大的、級別最高的禮制建築群。
啟母闕
啟母闕位於太室路中段北側、萬歲峰下,是東漢時期前人為紀念大禹之妻,啟的母親而建在啟母廟前的神道闕。啟母闕銘前十二行為題名,後二十四行為四言頌辭和仿楚辭體裁的賦,銘文記述了鯀、禹治理洪水情況以及漢朝的聖德等內容,除銘文外闕身還有浮雕圖案,其中女子蹴鞠圖曾在1990年北京舉辦的亞運會上展覽,是現代足球運動的先祖。
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
創建於北魏的嵩陽書院原名嵩陽寺,為佛教場所,宋景佑二年賜名嵩陽書院,名儒司馬光、范仲淹、程頤、程顥等相繼在此講學。嵩陽書院格局緊湊,功能完善,作為中國最早的傳播儒家理學學說、祭祀儒家聖賢和舉行考試的書院,被稱為北宋時期四大書院之一,與湖南嶽麓書院等齊名,是對研究古代的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書院內現有的兩棵古柏樹是稀世珍寶,在西漢元封六年,漢武帝劉徹遊覽中嶽時,見這裡有三棵古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其中「三將軍」毀於明末,「大將軍」和「二將軍」現在雖然老態龍鍾,但卻依然虬枝挺拔,枝葉茂盛,生機勃勃。
會善寺
會善寺位於太室山積翠峰下,在北魏孝文帝時建離宮於此,隨後捐為佛寺,到北魏正光元年定名為閒居寺,其後隋開皇五年改名嵩岳寺,後隋文帝賜命會善寺。悠久的歷史使寺內文物眾多,著名的凈藏禪師塔建造精工,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八邊形磚塔,清代塔群,或樓閣,或密檐,有磚雕,有琉璃,文飾繁褥,各顯風采。元代大殿雄渾巍峨,質樸無華。此外,寺內北齊碑,唐代碑,明代的玉佛、鐵鐘,清代的乾隆詩碑等,件件引人入勝,回味不掇。
會善寺在唐代地位顯赫,武則天在祭中嶽時曾巡幸此寺拜道安禪師為國師,元同、凈藏等高僧大德皆出於此。而一行和尚長期在這裡居住研究天文,成就《大衍曆》頒行天下,同時亦創建了琉璃戒壇,是當時全國僧人受戒的三大戒壇之一。
少林寺建築群(常住院、塔林、初祖庵)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武術的起源地。主要由常住院、達摩洞、二祖庵、甘露台、南園、十方禪院、祠堂等部分組成。常住院即通常所說的少林寺,為歷代少林寺僧進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近年來,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少林寺也名揚海外,享譽全世界。
少林寺內的塔林是歷代少林高僧的墓地,是國內現存古塔數量最多的墓塔群,現存磚石墓塔共228座。塔的層級一般為一至七層,高度約在15米以下,大都有塔銘和題記,更被譽為「古塔藝術博物館」。
初祖庵是少林禪宗弟子為紀念初祖達摩而建的一組建築,庵內保存有山門、大殿、達摩亭、千佛閣等,其中大殿梁架結構、斗拱比例和細部做法等都可與宋《營造法式》的記載相印證,在木構、石雕等方面的技法甚至可稱為孤例,為今人理解《營造法式》和宋代木構建築提供了獨特的實物資料。
赤色之美.中國丹霞
看破紅層
丹霞,中文意指像「玫瑰色的雲彩」或者「深紅色的霞光」。丹霞地貌是指在地殼運動中被抬升並受斷裂切割的厚層陸相紅層,以流水侵蝕為主,並在風化、溶蝕、重力等外動力共同作用下,塑造成以各種赤壁丹崖為特徵的,群峰聳峙、峽谷深切、風景優美的一種特殊地貌。而「中國丹霞」是由6個地方組成,組成了一個完整系列。
中國丹霞屬於岩石地貌中「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是在厚層陸相紅層中發育形成的一種地貌景觀。這種陡崖坡的組合構成了不同的丹霞地貌單體形態,如梁狀、堡狀、牆狀、柱狀、錐狀等,更有複雜多變次級地貌形態和群體地貌形態。加上紅層不同的岩性和外動力環境,更使得丹霞地貌形態各異,富有特色,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此外,紅色的山塊往往與盆地的河流組合,形成丹山碧水景觀,紅色的山石與植被的組合,形成綠樹丹崖景觀等等,使得丹霞地貌景觀更加豐富多彩,並在2010年世界遺產大會中將「中國丹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福建.泰寧
是由大金湖和上清溪南北兩大片區組成,屬中國亞熱帶濕潤區青年期低海拔山原,峽谷型丹霞的唯一代表,展示青年期到壯年期後至老年期地貌演化過程,也被學界稱為「中國丹霞故事開始的地方」。景區展現了中生代濱西太平洋大陸邊緣活動帶形成、發展演化的進程,同時保留了完整而顯著的古夷平面,區內有100多條線谷、270多條巷谷、400多條峽谷,為中國丹霞地貌區所罕見。
區內的大金湖地質公園也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和人造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佈由北起龍湖鎮的天成岩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後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岩、八仙崖至龍安鄉,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岩、八仙岩四個紅色盆地,以密集的網狀谷地、成熟的崖壁洞穴、雄偉的水上丹霞而著名。
湖南.新寧
湖南崀山山水地貌得天獨厚,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正處於「風華正茂」時期。這裡的紅色岩層被流水侵蝕得恰到好處,高低錯落的丹霞峰叢與縱橫的溝谷交替排列,形態多樣的石峰、石柱綿延不絕,高大的崖壁與深邃的峽谷隨處可見,石峰石柱的周圍是壁立的懸崖,裸露出紅色的岩石。然而崀山最動人心弦之處,是從八角寨峰山頂俯瞰崀山丹霞全貌,當你放眼望去,高潮迭起的丹霞峰叢波瀾壯闊,何其壯觀。
崀山這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館,被地質專家讚譽為「丹霞瑰寶」,更在論證報告中提及崀山丹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跌宕起伏動感強,一景多姿,形色氣質和諧協調。青山、綠水、紅崖交相輝映,例如天下第一巷的高和長,八角寨的驚險,亞洲第一橋跨度的寬,蠟燭峰的陡峭,紅華赤壁的艷麗,將軍石的俊俏,駱駝峰的形狀等在同類地貌中絕無僅有,具有極高的美景觀賞價值。
廣東.仁化
韶關丹霞山是以世界「丹霞地貌」命名,有「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之意。景區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岩石構成,就像鑲嵌於粵北天野下的一座紅寶石雕塑園。丹霞山地貌,不僅色彩極為豐富飽滿,地貌景觀更有著奇特和複雜的多樣性,單從一個大場景去解讀是遠遠不夠。它的泥岩、粉砂岩、砂岩、礫岩和砂礫岩等多種沉積岩層,形態豐富、層理清晰,有額狀洞、風化穿洞、蜂窩狀洞穴、石窟洞穴、壺穴等負地貌成因、形狀各不相同。
丹霞地貌專家彭華教授說過,丹霞山的自然之美,大氣磅礴的赤壁丹崖是其最富有個性的外貌和景觀要素,丹霞地貌的各種單體類型均帶有赤壁丹崖的鮮明特色,不同尺度、不同形態的赤壁丹崖構成了丹霞石峰、石堡、石牆、石柱的直立坡面,也構成了峽谷的谷坡,這些單體地貌再進一步組織成為不同尺度的丹霞群峰景觀,有別於其他地貌景觀的突出特徵,也是攝影作品中最富有丹霞山表現力的聚焦點。
江西.貴溪
龍虎山屬於發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山塊離散,呈峰林狀,地形高差相對較小。作為中國丹霞地貌發育程度最好的地區之一,龍虎山地質構造上屬於信江斷陷盆地,這個盆地在三疊紀晚期開始形成。到晚白堊紀時,盆地擴大並沉積了一套厚厚的紫紅色河湖相的礫岩、砂岩,為形成龍虎山丹霞地貌的物質條件。隨著陸續來自地球內部的力量在後期的地殼運動中,使龍虎山變成陸地或者山脈,在流水等外力作用的沖刷、侵蝕和切割下,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漸形成了龍虎山—龜峰紅色的堡狀殘峰、石牆和石柱。
龍虎山—龜峰丹霞奇石的多種景觀類型包含4種風景、23種丹霞地貌景觀類型、100多處景點和225處有記錄的峰岩奇石等地貌單體。和其他名山相比,龍虎山山形圓潤、形體婀娜,透著靈動和秀氣,而且丹霞地貌地形大多是較大,唯有龍虎山地形高差相對較小,最高只有240米,這也是龍虎山的地貌特點,十分少見。
浙江.江山
江郎山由三爿石、十八曲、塔山、牛鼻峰、須女湖和仙居寺等部分組成,主體以三個高聳入雲的巨石為地標。相傳古時有三個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頂,最後變成三塊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眼看三塊巨石拔地沖天而起,形似石筍天柱,形狀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江郎山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當地人更稱它為「三爿石」,其中主峰郎峰海拔816.8米,素有「神州丹霞第一峰」之美譽。
貴州.赤水
赤水丹霞地貌,以其艷麗鮮紅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儀態萬千的奇山異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優美的丹霞峽谷與綠色森林、飛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令遊人傾倒。在赤水最為獨特,最受旅客稱譽的丹霞景觀有金沙溝赤壁神州、香溪湖萬年靈芝、四洞溝渡仙橋、丙安天生橋、天台山紅岩絕壁、石鼎山奇觀、復興轉石奇觀、長嵌溝丹霞峽谷、十洞丹霞岩穴、金沙溝甘溝峽谷和硝岩洞穴等十多處。雨過天晴後,金色的陽光照在丹岩上,把紅色的岩石映襯得格外艷麗,形成紅岩、綠樹、銀瀑、清泉相映成趣美麗風,人行其間,感到精神振奮,心曠神怡。
後記: 以「中國丹霞」名字由來
但中方學者覺得以「丹霞地貌」申遺促學術是他們希望達到的成果之一,如果「丹霞地貌」能成功申遺,意味著這一概念得到國際地學界的認可,這是「丹霞地貌」走出國門的一個途徑。直到雙方經過長時間會議討論,最終採納折中方案,將申遺名稱中的「丹霞地貌」改為「中國丹霞」。
杭州的無限美景.浙江西湖
文人墨客的寵愛
最早出現「西湖」這個名稱,是來自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後,各大詩人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中,則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2000多年前,西湖還是錢塘江的一部分,由於泥沙的淤積,在西湖南北兩山(即吳山和寶石山)山麓逐漸形成沙嘴。約在秦漢時期,兩沙嘴逐漸拉近,最終連接在一起成為沙洲,在沙洲西側形成了一個內湖,即為現在的西湖。
西湖美景自唐代以來就被文人雅士們廣為傳頌。廟宇、寶塔、殿堂、園林與觀賞林木附著西湖的島嶼、長堤和綿延的自然山體,使西湖的景觀美感持續提升。自南宋起,西湖十景就認定為理想的經典景觀,他們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正如唐宋兩代的學者所描繪那樣,西湖極為清晰的展現了中國景觀的美學理想,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園林設計影響深遠,從杭州城望西湖,這座巨大的景觀園林具有清晰的視覺邊界,一直延伸至周圍環山之脊,更在2011年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孤山」不孤
孤山屬於西湖西北角的一座天然島。傳說,之所以叫孤山,是因為孤山景色在歷史上就早已聞名於世,一直被稱為孤家寡人的皇帝所佔有,所以被稱為孤山。實際上從地質學來講,孤山是由火山噴出的流紋岩組成的,整個島和陸地都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一點也不孤獨呀。
孤山四面環水,一山獨特,雖然山並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冷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此外,亭外廣植梅花,是杭州三大賞梅地之一。
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
西湖的周邊有很多塔,但最著名的莫過於寶石山上的保俶塔和與它隔湖相望的雷峰塔了。雷峰塔始建於北宋仁宗趙光義太平興國二年,是第五代吳越國王錢俶為表示「敬天修德」所建,其中供奉佛螺髻舍利和藏經等佛教用品。其後雷峰塔與夕陽交相輝映之「雷峰夕照」,成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為文人墨客鍾情之處。不幸的是雷峰塔幾度經戰火損毀,雖在南宋慶元年間有重修,但在明嘉靖年間的大火之後,變得通體赤紅,只剩塔心,且從原來的七層減為五層。之後年久失修,加上人為的破壞,雷峰塔在1924 年9 月25 日倒塌,直至2002年10月新塔才正式竣工。保俶塔,又名保叔塔,位於西湖北面的寶石山上,是一處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築,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寶石山上。據載,於五代後周年間948年-960年,吳延爽始建之,為九級。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和尚永保師叔,簡稱“保叔”,募緣十年,進行重修,改為七級。
湖上三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小瀛洲建於1607年,位在西湖西面水域,是西湖上最大的島嶼,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小瀛洲中心為一座美麗的湖泊,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特色景觀,湖上並有南北向九曲橋與東西向小橋,於湖心十字交錯,將湖面切割成田字型,而兩橋交會處便是康熙御筆親題「三潭印月」的御碑亭。「三潭印月」指的是湖中三座葫蘆造型的石塔,最早為蘇東坡所建,今日所見為清代康熙年間重建,塔身高2公尺開有之5個圓孔,每到中秋夜會在塔內點上蠟燭再用白紙糊住圓孔,形成「天上一輪月,湖中影成三」的詩意美景。「湖心亭」位於外西湖中央,小瀛洲北面,為西湖三島中最早營建的,亭為島名,島為亭名。島上最著名的莫過於立於亭的右側一塊高約一米、寬約五十公分的「虫二」石碑。相傳乾隆下江南時,一時興起便文思大發,隨即在湖心亭寫下「虫二」兩個大字,並且關照立碑於島上。隨後乾隆皇問隨行的御書房大臣們「虫二」所代表的意思時,沒想到在月夜樹影中的一位遊客竟意外地隨口說了句「好一個風月無邊!」乾隆皇聽到後就找來問話,那遊客不慌不忙地答,風和月去掉邊,不就是虫二兩字嗎 ? 湖心亭上風月都不著邊 , 這是皇上即景生情 , 所以知道是風月無邊的意思,乾隆皇因此龍心大悅,而這段稗官野史也就流傳了下來。
而另一個是「阮公墩」,它則位於西湖中一座綠色小島。自清朝嘉慶五年,浙江巡撫阮元主持以浚所出的葑泥堆築成了島阮公墩。後來為紀念他對浙江文化發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績,也命名該島為阮公墩。阮公墩的特色是每年夏秋季舉辦的仿古夜遊,夜遊活動會重現古代莊園的莊主和家人接待賓客的熱鬧場景。
西湖三堤
西湖著名有「三堤」,分別是白堤、蘇堤和楊公堤。白堤是一條連接西湖東西的湖堤,全長1公里,修築於唐朝以前,舊名白沙堤。在公元822年,唐朝詩人白居易來杭州任知州,他在杭州三年,做了兩件好事,一是提供城市飲水的六井,年久湮塞,在白居易主持下,重新疏浚了六井。二是築湖堤,擴大錢塘湖的蓄水量,使千頃農田免受乾旱之苦。雖然白居易主持修築的湖堤現已荒廢,但後人把白沙堤改名為白堤,表達對白居易的懷念。
其次是「蘇堤」。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最美的是在春日之晨,叫出蘇堤春曉。在北宋元佑四年,蘇軾任杭州知州,當時的西湖已被雜草淤塞,旱季湖水乾涸,雨季湖水又威脅下游農田,因此蘇軾主持了整治西湖的水利工程,動員20萬百姓,去盡湖中雜草,浚湖築堤,這條貫通南北、長達五里的長堤是用湖中淤泥填築而成,堤上種植了桃柳花卉,後人稱這條堤為蘇堤。
最後是位於西湖以西的楊公堤,堤上有六橋,自北向南名為:環璧、流金、臥龍、隱秀、景行、浚源。與東面的蘇堤六橋前後呼應,合稱為「西湖十二橋」,其中隱秀橋、景行橋可供遊船通行。在楊公堤畔中,有一座低調的江南園林,深受本地人喜愛。這座園林正式的名稱為「紛陽別墅」,但通常被俗稱為郭莊,因舊時為郭氏的私家花園,當你走進園林,處處是景,古典氣息撲面而來,因而時常會遇到一些漢服愛好者來此拍照留影。
三評「西湖十景」
從1985年到2007年,時間足足過去了22年,這22年裡,西湖的變化有目共睹,尤其是2002年啟動綜合保護工程以來,西湖可以說是「一年一個樣」。為了能夠更全面地反映西湖的美景,於2007年6月,杭州舉行了三評「西湖十景」的活動,並把以往的「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不再列入評選範圍內。當選的新10個景點是:靈隱禪踪、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總名稱為「三評西湖十景」。
後記: 一元背後
如今的人民幣,面額為一元的紙幣背面,湖水中矗立著三座小石塔,這就是著名的「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三潭」指的是這三座石塔所在之處,曾經是西湖最深的地方。這三座小石塔,據說是北宋文豪蘇東坡在疏浚西湖時所立,最初的作用是用來劃定界線,禁止居民在這三塔範圍內種植水生農作物,也作為標示淤泥深度之用。由於「三潭印月」名氣之大,被印上了人民幣一元錢的背面,可見三潭印月在我國風景名勝中也佔據極其重要的標誌作用,你們有留意嗎?
見證蒙元帝國文明.内蒙古元上都遺址
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元朝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五一種畜場境內的元上都遺址,這裡曾是歷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元上都南臨上都河,北依龍崗山,周圍是遊牧民族傳統的蒙古包建築。通過考古發掘,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元上都遺址,不僅保存著宮城、皇城、外城、關廂、街道等元代城市遺址,而且保存著中軸線和棋盤街的城市佈局。城牆、甕城、城門及大型建築基址基本保存完好,地表清晰可見街道、房址及宮城遺跡。由於它建在地勢開闊的金蓮川草原之上,高大的城牆,鱗次櫛比的宮殿基址,構成了草原地帶深邃悠遠、規模宏大的文化景觀。
經過專家的測繪和發掘,可證實遺址保存較完整,更認為遺址地下埋藏著許多珍貴文物。據文獻記載,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56年修建,建城時匯集了國內外能工巧匠,後又經數十年擴建而成。都城為方形,有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重,外城周長十七里,宮城約有半個故宮那麼大。元上都遺址內存有寺廟、宮殿、墳墓、遊牧民族帳篷以及包括鐵幡竿渠在內的水利工程遺跡,結構發達,並在2012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古老的生態城市
元上都的建設,體現了多種文化互相交融。遺址設計更基於中國背山面水的風水傳統,選擇在金蓮川草原這一處形勝之地。在設計規劃上,上都城首次運用中軸線佈局方式和城市廣場的建築規劃理念。同時,城中既有巍巍的宮殿,又有氈帳穹廬,城外還有廣闊繁華的關廂區,因而顯得靈活多樣。元上都在建設時,還十分注重自然生態環境,即在城中保留大片的草地和水泊,使之與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協調,故被史學家稱譽為可與意大利古城龐貝相媲美的都城遺址。
外城
元上都由外城、宮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在建城時匯集了大批工匠,擴建時間歷數十載。外城周長2.2公里,用土夯築,平面呈曲尺形,北側有二門,西側和南側各有一門。外城北半部為御苑,西門外有關廂,西南部為市街,百姓民居和商鋪聚集於此,從井然有序的街道中仍能感受到當時的繁華景象。
皇城
元上都皇城(又稱內城)內分佈著中書省上都分省、御史台上都分台、翰林國史院上都分院,以及孔廟、國子監、大龍光華嚴寺等。上都的外城,北半部為皇家園林區,元帝經常在此遊樂和射獵。南半部為宮帳區,搭設有大小各異的氈帳,表明上都是一座具有遊牧文化傳統的草原都城。城內四角有大龍光華嚴寺、乾元寺、華嚴寺和孔廟四座建築,內城中有大片空地,可架穹廬氈帳。
大龍光華嚴寺建於1258年,由著名僧人劉秉忠受忽必烈派遣建城,規劃了乾元寺和大龍光華嚴寺。大龍光華嚴寺首位住持是至溫禪師,第二位住持是雪庭福裕,當時溫其深受元世祖寵信,而福裕更是深受元世祖重用,能夠總領釋教及掌天下僧權,聲名顯赫。
宮城
宮城位於內城中軸線稍微偏北的位置,面積約北京故宮的一半,為土牆,外包磚皮,東、西、南各開一門。南門外東西橫街和南北御道,兩道在宮門前相交,宮城內的主要建築有大安閣、承應闕、儀天殿、連香閣、壽昌堂、睿思殿、仁春閣、隆德殿、清寧殿、楠木亭等建築。
大安閣為拆除金東京宮殿熙春閣取材建造,位於東西門御道北側的中軸線位置上,忽必烈登基後未建造正殿,而是用大安閣作為宮城正殿。承應闕位於宮城北牆正中,布局與北京故宮午門相似,左右伸出雙闕,但下方無門道。宮城內各處宮殿自由散落配置,各自成群,不拘對稱,此外還在宮城中開挖多處池塘水泊,布局靈活自由,帶有離宮色彩。
金蓮川草原
金蓮川原名曷裏滸東川,每到夏季,川中開滿金蓮花,遠望如同金色的海洋。此處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既是水清草美的天然優良牧場,又是騎馬射獵,避暑清涼的遊樂場所,曾經是中國遼、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勝地。
關廂
東關長約800米;南關長約600米;西關向西延伸約1000米,因外城北部為帝王遊幸的宮苑之故。在距離北牆一公里以外的山麓,有大片建築遺跡,多為整齊排列的小型建築物,有的各自組成一個建築區,建築區內有主要幹道及小路整齊佈局。在這些建築址內僅可看到用石塊壘砌的牆基,地表很少有遺物,僅在靠南邊的一些建築物內見有殘瓦及泥塑佛像碎片,應是一座小佛寺遺址。
鐵幡竿渠
劉秉忠初建上都城時,因地多有沼澤,便在山上立鐵幡竿以鎮水。此鐵幡竿所立之山被稱為鐵幡竿山。元上都西北方的哈登台敖包即為鐵幡竿山。在敖包西側仍保留著鐵幡竿的基座,鐵幡竿渠就是由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於元成宗大德二年設計修建的,位置在元上都外城西門外450米處又折向東南,在西關大街北側折向正南入閃電河,全長近6公里,有助保障都城的安全。
墓葬群
考古發掘墓葬26座,其中19座沒有墓地,它們均為土坑墓,平面以長梯形為主,各墓規格懸殊,墓向多為西北向,隨葬品亦多寡不一,大多為銅、鐵、金、銀和絲織品,種類普遍較少。由1995至1998年之間,共出土隨葬品191件,有8座墓無任何隨葬品,一般在5至8件左右,最多的有6l件,少的墓僅1件,部分隨葬品更能反映出元上都居民當時的真實生活水平及風俗習慣。
此外,當中砧子山墓葬群距元上都古城遺址9公里,是已發掘的元上都附近規模最大的元代墓葬群,屬漢人家族墓葬群。墓葬群憑依砧子山主峰,在四面山麓緩坡地帶約2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成片分佈,據統計約有近1500多座墓葬。還有,在元上都城南和砧子山墓葬群相連的南屏山腳下,也見有少量墓葬分佈。
衰落
早期元上都的主要職是供元朝皇帝前來避暑,每年春分元帝即從都城大都前往此地,秋分時返回都城大都。但由於上都周圍全是草原和牧區,其糧食與物資完全依賴農民供給,又無水路可通,交通不便,因此一直制約著上都的發展。後期,忽必烈在至元初年曾經用免除賦稅、減輕商稅的辦法鼓勵臣民和商人移居上都,但最終因糧食供應不便而在至元三十年將城中部分工匠遷回都城大都,就這樣一座富麗堂皇的大都市,在1358年時被農末起義軍所焚毀,之後又幾經戰亂,最終荒廢成為「一座擁抱著巨大歷史文明的廢墟」。
元上都從1256年初建,至1358年被焚的百年間,曾在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儘管這座古城已被戰火焚毀,但它的影響仍然十分廣泛,是元朝輝煌歷史的實物見證,對於研究元朝歷史及蒙元文化具有獨特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也是人民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