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供給提振消費文旅市場「春耕」忙

優化供給提振消費文旅市場「春耕」忙

優化供給提振消費文旅市場「春耕」忙

2025年3月31日   來源:中國旅遊報

3月21日,為深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遊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在江西南昌幹調度春季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工作,了解各省春季文化和旅遊消費工作情況,並加快《新旅遊為基礎》發展為新旅遊。江西、江蘇、浙江、山東、貴州、陝西作交流。近日,記者就各地相關情況進行了進一步訪談。

惠民政策撬動消費熱潮

2025年,各地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嚴格按照文化和旅遊部工作部署,紮實開展春季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工作,文化和旅遊消費活力進一步增強。

江西以「文旅+百業」「百業+文旅」為思路,不斷探索新的結合點和切入點,透過優惠福利持續放送和熱門業態大力扶持,進一步點燃消費熱情。 1月至2月,江西累計接待國內遊客人次年增5.13%,國內遊客花費年增6%。特別是春節期間,江西1709個新奇有趣的文旅消費場景和634項旅遊惠民政策,有效促進了文化和旅遊消費。

據悉,當前,江西正聚焦「政策精準化、客群精細化、場景多元化、市場全球化」四方面,千方百計提振江西文旅消費市場。打好「政策禮包+消費場景」組合拳,針對重要假日及重要客源地市場,組織全省11個設區市推出文旅消費券、積分獎勵兌換等系列優惠政策,以「沉甸甸」的惠民套餐,換來新春消費熱潮。滿足重點客群的多元化需求,讓江西成為「全齡友善」的消費熱土。

山東抓住從元旦至農曆二月初二的“黃金期”,在全省舉辦千萬紅包大減免、千家景區齊讓利、千場演出共賦彩、千項活動賀新春的“四個一千”文旅促消費活動。全省舉辦七大類主題共1萬多場促消費活動。其中,非遺主題展銷活動900餘場次,直接拉動消費近3億元。下一步,山東將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持續推動文化和旅遊消費提質擴容;擴展升級「億元紅包大減免」活動,計畫「吃住行遊購娛」消費全鏈條總優惠額度不低於3億元,直接帶動文化和旅遊消費300億元以上;實施國際消費拓展工程,開創國內旅遊,開創國內旅遊、入境」新局面。

主題活動激發消費動能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正是群眾出遊好時節,全國旅遊市場持續升溫,各省推出各具特色的春季主題文旅活動,激發春季文化和旅遊消費新動能。

江蘇結合落實《若干措施》,特別是落實促進文體旅聯動提振消費若干舉措,計劃全年以1億元獎補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演唱會、音樂節、文藝演出、臨展特展、文旅新業態、夜間文旅消費等9類項目,並將於一季度結束後撥付第一批獎補資金。下一步。江蘇將「加速文化觀光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和「當好提振消費生力軍」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文旅力量。貫穿全年推出「’蘇’適新旅程」「璀璨夏夜」等16項全省聯動的主題活動以及系列惠民措施。

今年以來,陝西重點推出春季主題文旅活動、精品旅遊線、文旅惠民活動、“文旅+百業”融合促銷、力促入境旅遊發展“五項行動”,增強發展動能。聚力提升陝西文旅品牌吸引力和影響力,省市縣三級連動,政企合作,圍繞春遊、踏青、賞花、品茶等主題,持續不斷創造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策劃發布2025年全省春季旅遊主題活動671項,包括“上春山,品花宴”等五大類,吸引更多遊客參與鄉村旅遊、親子研學、戶外休閒、美食尋味,打造“全時、全域、全齡”體驗場景,更好地滿足市民青賞花、邂逅花、旅遊

做大流量助推經濟發展

目前,旅遊成為大眾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方式。各省就如何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持續促進文旅消費,不斷開發新場景,不斷打造新產品,不斷滿足新要求,不斷製造新爆點,切實做大旅遊流量助推經濟發展。

貴州樹立「寵粉」形象,攜手全行業全方位建構貴州人民熱情好客的暖心故事。今年《哪吒之魔童鬧海》電影火爆出圈,貴陽市把電影熱度轉化為城市文旅熱度,不斷推出新話題、製造新熱點,舉辦路邊音樂會、非遺秀、文創市集等活動,推出涵蓋「吃住行遊購娛」全鏈的政策優惠。同時,「村超村晚·民族團結」2024年全國「四季村晚」示範展示活動、貴州「村超村晚」暨2025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在榕江縣舉辦,一系列「村字號」的文體旅活動,吸引了大量觀眾和遊客前來觀看。結合《若干措施》要求,貴州細化製定22項工作措施,著力強化宣傳行銷把遊客「引進」、提升「六要素」品質讓遊客「留下來」、打造消費體驗場景讓遊客「慢下來」、營造舒心環境讓遊客「還想來」。

浙江積極實施消費提振行動,搶抓春節黃金“窗口期”,推動第一季旅遊經濟實現良好開局。打造文化和旅遊消費新場景,促進文化和旅遊成為潮流新寵,美食旅遊持續升溫,奔縣遊成為「金字招牌」。越劇《我的大觀園》首演兩場,戲票一分多鐘售罄,成為繼《新龍門客棧》之後又一越劇爆款。推動非遺民俗遊、非遺市集、文博觀展成為熱門旅遊選項。下一步,浙江將實施入境旅遊躍升行動,開展浙江省智慧旅遊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讓科技遊成為“流量密碼”,加快培育“文化+旅遊”爆款矩陣。大力發展演藝經濟、賽會經濟、非遺經濟、夜間經濟等,加速培育「文化+科技」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