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聚力繪新篇 融合創新顯擔當,遼寧文體旅融合煥發新氣象

山海聚力繪新篇 融合創新顯擔當,遼寧文體旅融合煥發新氣象

山海聚力繪新篇  融合創新顯擔當,遼寧文體旅融合煥發新氣象

2025年02月13日   來源: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

2月12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24年全省經濟運作及2025年重點工作安排」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省文化及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艾芳琳介紹2024年文旅經濟運作及2025年重點工作安排。

2024年全省文化旅遊經濟運作狀況

過去一年,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認真落實省政府工作安排,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建設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範地,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文旅攻堅戰。全省文化和旅遊市場供需兩旺、回升向好,主要經濟指標維持快速成長。 2024年,全省共接待遊客65219.7萬人次、同比增長28.1%,旅遊收入6325.2億元、同比增長25.9%,已完全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行動“旅遊總收入倍增、遊客接待人次增長2倍”目標,煥然一新。

文旅產業展現新活力。成功舉辦2024遼寧省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大會,推動落實《遼寧省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示範範地指導意見》,整合要素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文體旅、農文旅、文商旅等融合項目,全年新建、在建、續建項目640個,完成總投資285.6億元。文旅品牌提質升級,新增大連長山群島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本溪五女山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等國家級旅遊品牌20餘個,打造「山海傳奇G228環渤海自駕之路」等全國旅遊精品路線20條。培育文體旅消費新增長點,遴選桓仁縣、喀左縣、興城市為遼寧省文化旅遊強縣,培育阜新黃家溝旅遊度假區等省級文體旅融合發展消費新場景10個。打出促進消費政策“組合拳”,聯合交通部門推出旅遊大巴車輛全時段差異化收費政策,25萬台次旅遊大巴車輛享受通行費讓利達964萬元;聯合中石化遼寧公司推出加油優惠活動,優惠額度達500餘萬元;聯合9家金融機構實施“百惠城平台”金融經濟活動經濟資助活動:全年惠惠20億美元0餘萬元;聯合抖音平台,推出「花式過冬 嗨遊遼寧」文旅促消費活動,吸引1.4萬戶商家參與,消費總額達12億元,進一步激活文旅市場消費潛力。

文化事業煥發新生機。成功承辦第十二屆全國雜技展覽、2024年文化及自然遺產日主會場城市活動,雜技劇《先聲》入選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和“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新時代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劇目,遼寧文化影響力持續提升。成立紅山文化研究院,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首次寫進新版《中國歷史》教科書。央視《非遺裡的中國•遼寧篇》反應熱烈。全省共舉辦文藝、非遺、文博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8,300餘場,15個村成功入選全國「四季村晚」示範展示點。 「博物館熱」成為遼寧文旅新名片,「山河與共」「豐神有儀」等精品展覽吸引許多外地遊客專程奔赴,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全年共接待觀眾3985.6萬人次,文創產品收入達1.47億元。

文體旅融合催生新動能。深入挖掘整合文體旅資源優勢,著力推出“跟著春晚去旅行”“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賽事去旅行”“跟著電影去旅行”“跟著展覽去旅行”,全年共舉辦大型演唱會、音樂節50場次,吸引觀眾85.4萬人次,收入達5.51億元。積極落實《東北地區旅遊業發展規劃》,與新疆、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共建G331邊境旅遊聯盟,主導組成北起遼寧丹東、南至廣西東興串聯10省(市)的G228沿海公路旅遊聯盟。以瀋陽、大連為雙引擎,重塑入境旅遊競爭力。瀋陽青年街商圈及K11購物藝術中心入選「2024十大入境消費友善商圈」;大連市機場建立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全省首個A級景區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落腳金石灘。根據攜程平台顯示,2024年,全省入境旅遊年增49.55%,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準。

2025年重點工作安排

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將認真貫徹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加快推進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為目標,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在繁榮​​文化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年預估接待遊客人次成長8%、旅遊收入成長約10%;計畫興建文體旅產業項目超500個,完成投資金額約300億元。

聚焦文化人,更好地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一是推出更多文化精品力作。努力提昇文化原創力,源頭加強文藝作品創作生產規劃,圍繞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芭蕾舞劇《八女投江》、雜技劇《先聲》巡演,舉辦第三屆地方戲曲小戲展演,高標準樂秀音樂節慶晚會、新春民族等省雅省高麗文化節等全省的魅力。二是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更多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實施全省公共圖書“通借通還”服務體系建設工程,開發建設“網約一體化APP平台”,實現“居家點單”式免費借還圖書;推進城市書房、歷史文化街區等城鄉公共文化新空間建設,為群眾提供全新文化體驗書眾身邊。第三是加強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傳承。實施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研究項目,加速推動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建強紅山文化研究院,建設紅山文化實驗室,深化對紅山文化的歷史研究和考古。加快推進本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編製《遼西文化走廊規劃》,打造長城精品旅遊路線。推動東北抗聯革命文物活化利用,舉辦主題展覽,推出「重走抗聯路」研學遊主題遊徑。

聚焦文體旅融合,在繁榮文化中打造新的經濟成長點。一是發展文體旅融合產業。以資源整合、業態創新為抓手,編製實施《遼寧省加速發展文化與旅遊領域新質生產力行動方案(2025—2029年)》。努力完善文旅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海洋經濟、冰雪經濟、沉浸體驗、駐場演藝等文旅融合新業態。持續推動招商服務,推動一批重點項目納入省級計畫庫。提升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發展水平,培育文體旅龍頭企業,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優化文旅產業生態。二是提質升級文旅品牌。鼓勵景區提質升級,建立國家4A級旅遊景區「能上能下」動態管理機制。培育世界級旅遊品牌5家、國家級旅遊品牌8個、文體旅融合發展消費新場景5個。充分挖掘資源優勢,做強做優冰雪溫泉特色旅遊,推出大眾冰雪溫泉體驗精品線;持續推廣房車露營特色旅遊,以G331、G228旅遊聯盟為牽動,形成區域特色旅遊發展合力;大力開發海洋海島特色旅遊,培育郵輪遊艇、海島民宿、環島賽事等新品牌。三是激發文旅消費潛能。推出春節期間繁榮文化和旅遊消費若干政策,實施「百城百區」「百城千站」文旅消費促進活動。拓展入境旅遊市場,研究推出《遼寧省促進入境旅遊發展實施方案》,用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大力發展「民航包機」「郵輪旅遊」等入境遊產品,組織赴日本、韓國、東南亞等重點客源地國家及地區發展目的地建設文化及旅遊品質推廣入境亞旅遊服務,加速入境亞

下一步,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將以勇於爭先的干勁,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和三年行動目標任務,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具有獲得感、幸福感的文旅產品及服務體驗,進一步叫響“山海有情天遼地寧”,為打好打贏決勝之年決勝之戰貢獻文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