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二月 2025年港澳地區旅遊市場預測報告
2025年港澳地區旅遊市場預測報告
2025年1月1日 來源:亞洲旅遊交流中心
回顧2024年,內地與港澳地區雙向旅遊市場邁向穩步復蘇新階段。中央推出多項支持港澳發展政策,內地各部門大力推動入境旅遊、消費便利措施,助力港澳經濟復蘇回暖。2024年港澳旅遊市場表現與亞洲旅遊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亞旅中心”)所做的市場預測基本符合,其中香港居民赴內地旅遊人次超出預測幅度較大,2023年港澳居民 “北上”趨勢並不明顯,但是2024年出現的加速演變卻著實出乎意料,亞旅中心將密切關注這一變化。
亞旅中心對2025年旅遊市場的預測報告,宏觀經濟的研判所使用的資料和分析,參考了國際、國內權威機構和港澳特區政府的研究報告與統計資料,對旅遊經濟的研判綜合考慮國家政策、外部環境、宏觀經濟、旅遊消費意願等因素,本報告在年初發佈後,還將於7月份根據上半年實際資料對相關預測指標做出調整。
一、2024年預測準確度分析

預測偏離值原因分析。從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2024年預測值和實際值之間,偏離值較大的有香港赴內地和澳門赴香港兩個指標。
香港赴內地人數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是今年以來國家大力推出入境旅遊和支付政策,極大地解決了入境旅遊的瓶頸問題。二是內地各省市大力宣傳推廣優質文旅資源和現代化發展成就,其中良好消費環境和服務品質在返程遊客的口碑以及網路平臺的助推下,成為吸引港澳居民的重要因素。三是交通方面包括航空、高鐵和深中通道、港澳車北上等便利舉措,激發了港澳居民出遊意願。四是豐富多彩的內地遊學產品吸引大量學生暑假赴內地遊學。
澳門赴香港人數沒有達到預期值,有物價原因,也有產品更新不夠、差異化不明顯以及內地分流等原因。
二、2025年宏觀經濟對旅遊業的影響分析
國家層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4年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順利完成,2025年將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不變。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也看好2025年我國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預測4.5%增長,世界銀行給出4.5%,瑞士銀行和高盛預測4.5%增長。港澳特區層面:香港特區政府預計2025年將增長3.2%,國際貨幣基金預測澳門經濟增長約5%,港澳居民可支配收入預計隨之將增長2.7%至3.5%。
宏觀經濟對旅遊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旅遊相關行業的影響和對旅遊消費的影響兩個方面。在宏觀經濟保持穩定正增長的前提下,旅遊投資和旅遊消費的信心會增強。穩定的增長預期使旅遊投資者看到投資回報而願意擴大對旅遊業的投資;同樣,消費者由於預期可支配收入增加,也會作出更遠距離和更多次數的旅遊決定。2025年宏觀經濟對港澳和內地旅遊業構成穩定支撐,有利於旅遊經濟成長。
三、港澳居民赴內地旅遊趨勢研判
影響港澳居民增加赴內地旅遊的主要原因有五:一是內地不斷推出和落實入境、支付、票務等便利化措施;二是航班航線、高鐵和高速公路通道的恢復和增加;三是各省市持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尤其是網路宣傳和網紅打卡景區景點、活動的傳播影響力大;四是內地大力推動文旅融合和夜間消費,產品更新速度快;五是內地文旅相關消費服務質優價低,呈現出比較優勢。
預計2025年上半年,港澳居民赴內地旅遊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準,2025年全年,香港居民赴內地將超越9000萬人次大關;澳門居民赴內地將超越3500萬人次大關,均有望創下歷史高點。
2025年,港澳居民赴內地旅遊將呈現六個趨勢:
一是長線拼假旅遊愈加流行。港澳居民越來越熱衷利用全年多段的公眾假期如春節、復活節、耶誕節等再拼接1-2天個人休假,形成一個5-6天的長假期到內地中長線旅遊,全年平均出行2-5次。家庭游、親子遊等群體較為常見,為了降低行程安排的金錢和時間成本,他們傾向參加旅遊團。遊客年齡群體中,年輕旅客比例上升。根據中心進行的研究報告,逾88%港澳居民受訪者赴內地旅遊次數超過2019年,熱門旅遊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江蘇、貴州、重慶、四川、新疆等。
二是週末灣區短途遊次數頻密。雙休日和週末假期,港澳居民喜歡獨自或與仨倆好友自由行大灣區城市,旅遊決策時間較短,還有一部分人和家人出行,部分遊客每年平均到大灣區旅行更達10次,旅遊活動深入當地社區生活空間中,包括逛博物館、展覽館、菜市場、公園等。
三是旅遊消費支出持續增加。2024年1-10月,香港旅行社印花稅收入同比上升32.5%;發出機票數量上升35.7%。港澳居民跨境消費迅速恢復,2024年1-9月同比2019年同期:香港居民境外消費為港幣1285.7億元,上升8.8%;澳門居民境外消費澳門幣103.5億元,恢復至疫情前91.5%。
四是高鐵游深受團隊遊客歡迎。2024年1-10月:香港居民乘坐高鐵赴內地人次為507萬。觀察資料,香港高鐵出發的短途(廣東省內)列車乘客人次占總乘客的82.4%,長途(廣東省外)乘客人次占17.6%,按照比例測算:赴廣東省內目的地的短途遊客為417萬,赴廣東省外目的地的長途遊客有90萬,短途遊占大部分。澳門居民購買旅行商服務到內地旅遊同比上升42.4%,其中59%目的地在廣東省內。
五是散客自駕游迅速增加。港澳居民經港珠澳大橋自駕遊和各陸地口岸逐漸變成常態化,通過港珠澳大橋出入境內地的港澳居民已逾1300萬人次,屢屢打破人次記錄。
六是年輕旅客比例上升。內地經濟社會發展變化速度快,科技含量高,使年輕旅客希望到內地走一走、看一看;隨著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推進,研學旅遊豐富了課堂學習內容,不少學生渴望參觀新質生產力的現場實景等。
四、內地居民赴港澳旅遊趨勢研判
隨著中外互免簽證範圍的擴大,2025年將是疫情後內地居民快速恢復增長的出境旅遊年,港澳地區吸引內地居民旅遊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影響內地居民赴港澳旅遊的主要因素有五:一是香港由治及興漸入佳境,澳門喜慶回歸25周年氣氛熱烈,營造了迎客盼客的好客氛圍。二是中央持續加大支持力度,一簽多行、一周一行等政策落地後利好兌現。三是香港推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藍圖2.0、旅遊業發展藍圖2.0;澳門文旅盛事引客赴澳,對內地遊客增加了吸引力。四是粵港澳共辦全運會等灣區合作的深化,增加了灣區人員往來。五是香港的物價水準和旅遊接待能力、新的旅遊賣點尚未形成等成為發展旅遊的制約因素。
鑒於上述原因,內地居民赴港澳旅遊將呈現四個趨勢:
首先,港澳仍然是內地居民出境游首選目的地。疫情後,內地居民出境旅遊超過1億人次,2025年預計港澳將迎來更多內地遊客到訪。港澳整體服務水準持續提升、熊貓旅遊和全運會等,都有助於拓展入境旅遊市場。
第二,“一程多站”和灣區個人遊呈上升趨勢。入境內地免簽政策、灣區交通便利化,為港澳旅遊市場提供了機遇與便利,強化了香港澳門的旅遊集散地作用,並有利於促進開發灣區“一程多站”旅遊業務。深圳、珠海“一簽多行”,以及擴大珠海橫琴赴澳門“一周一行”政策,符合申請條件的深圳和珠海居民逾兩千萬,極大地便利了深圳和珠海居民往返港澳。
第三,文旅體演等盛事活動吸引力十足。內地居民觀演、觀賽出遊增加,相關效應也輻射至港澳地區。內地遊客赴澳門觀看演出、賽事的旅遊預算逐年增加,人均消費僅次於博彩旅客,為旅遊經濟作了重要貢獻。香港啟德體育園投入使用,為將來舉辦大型娛樂活動打下基礎。文旅盛事統籌協調好舉辦時間和場次安排,將有利於吸引更多觀演觀賽遊客。
第四,城市體驗游、美食游成為新的吸引元素。傳統的觀光景點仍受首次赴港澳的旅遊者歡迎,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citywalk、海濱休閒、郊野徒步等體驗旅遊,有些旅客甚至專門為某一樣美食而來。抖音、小紅書、臉書等網路媒體的影響力不容輕視,有些對當地居民而言司空見慣的事物,成了新的旅遊吸引物,吸引注重旅遊體驗的回頭客。
五、港澳兩地間旅遊趨勢研判
港澳兩地互為重要的短途遊目的地,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突出,文旅資源重合度低,但旅遊客源重疊度大。2025年兩地居民相互間旅遊市場將完全恢復至疫情前,並在2026仍保持平穩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城市新的旅遊吸引元素的迅速增加,有可能分流港澳旅客,使兩地間旅遊增速變慢。
六、對2025年港澳與內地間旅遊市場的預測

2025年,內地與港澳雙向旅遊市場進入新發展階段,在外部環境沒有出現重大變化下,預計港澳與內地間旅遊市場將保持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