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十月 探尋中原大地上的“客家印記”
探尋中原大地上的“客家印記”
2024-10-28 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hct.henan.gov.cn
昔日衣冠南渡,目前客家歸家。
10月26日,世界客屬第33屆懇親大會在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閉幕。 本屆世客會首次來到「客家祖根地」洛陽。 活動期間舉行河洛文化研討會、第二屆客家青年發展大會、客家文化學術交流活動,以及經貿洽談系列活動等,來自世界的客家鄉親重歸故土原鄉、尋根謁祖,共話“五洲客家音”,暢敘“四海桑梓情”。
由於歷史上的戰亂動蕩,中原人曾五次大舉南遷。 第一次遷徙是1700多年前的“永嘉之亂”之後,洛陽城陷落,大批中原士族、百姓舉族南遷,史稱“衣冠南渡”。 這次大遷徙的人數達百萬之眾,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南遷。
開幕式現場 圖源:洛陽日報
後來,客家先民又有四次大規模的遷徙。 經過多次輾轉遷移,客家人遂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逐漸形成了一個在語言、民情、風俗、文化等方面與中原漢族既割捨不斷又相對獨立的客家民系。
時至今日,在中原大地上,依然保留著數不清的客家文化遺產,它們是客家人與中原人民“同根同脈”的見證。 現在,就跟隨老家河南新媒體矩陣的腳步,一起探尋中原大地上的“客家印記”。
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
洛陽偃師區虎頭山森林公園內,雄偉氣魄的“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顯得格外矚目。 虎頭山這裡是西晉的祖山,也是客家先民歷次南遷的樞紐。
這是一座記錄客家人南遷歷史的紀念碑。 紀念碑以古樸典雅、莊重大氣為主要風格,坐落於十七步台階的兩層方壇之上,十七步台階寓意著客家先民從首次南遷迄今已走過了1700多年的歷程。 基座四周雕刻著表現客家先民南遷及客家人發展歷史的浮雕。
漢魏洛陽故城
客家先民在歷史上先後多次大規模的遷徙,而其中第一次南遷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影響最深遠的出發地便是西晉末期的漢魏洛陽故城。
西晉末年,客家先民從都城洛陽大規模南遷,成為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第一批先民。 此次南遷也是客家民系形成史上時間最早、人口眾多、整個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次南遷。 當時,客家先民正是從漢魏洛陽城扶老攜幼、櫛風沐雨,開啟了困難重重的遷徙之路。
漢魏洛陽城作為西晉客家先民南遷出發地,可以說是今天客家人的故土家園。
大谷關
大谷關是設於東漢末年拱衛首都的「洛陽八關」之一,溝壑縱橫,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作為漢魏洛陽城的南大門,大谷關留下了客家先民南遷的足跡。
在西晉末年洛陽陷落後,大批士族、百姓扶老攜幼,穿越大谷關,踏上了千難萬險的南下之路。 他們出了大谷關,遷至淮河流域,再到長江流域,史稱晉末“衣冠南渡”。 大谷關,成為客家人多次南遷的主要通道。
轘轅關
“轘(huán)轅”爲“洛陽八關”之一的轘轅關,當年部分客家先民從這裏開啓漫漫南遷路。
轘轅關位於偃師、登封交界處的轘轅山上,是萬安山與嵩山連接處的一個豁口,道路險隘,有彎道十二,回環盤旋,故稱轘轅關。 它既是古代兵家必爭的軍事重地,又是洛陽通往汝州、許昌、襄陽等地的要衢與捷徑。
西晉“永嘉南渡”時,南遷的中原先民中不乏公卿大夫、世家大族,他們南遷的主要目的地是江東。 從當時的漢魏洛陽城向江東遷徙,轘轅關爲洛陽通往許(今許昌)、陳(今周口)及由沙潁河入淮河過長江的捷徑要沖。
伊闕關
伊闕關在今天的龍門石窟景區一帶,關址早已不存。 它在東漢時爲洛陽八關之一,是洛陽南面的重要門戶與關隘,也是客家先民南遷的一條通道。
幾次大規模南遷,一批批洛陽人含淚離開故土,經由伊闕,踏上了漫漫南遷路。 北宋末年,金兵將繁華的洛陽城燒毀,人們也是從伊闕道南遷。 “煌煌祖宗業,永懷河洛間”,南宋詩人陸遊的詩句,寫出了南遷民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萬安山
萬安山位於洛陽城區南部,不僅是一座風光秀美、曆史悠久的千古名山,也是見證客家先民向南遷徙、根在河洛的人文之山。
山間自西向東的伊闕、大谷、轘轅三個關口,均是當時南遷的必經之地。 因此,攀爬一趟萬安山,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體驗客家先民當時遠走他鄉的艱難曆程。
定鼎門
在隋唐洛陽城中,定鼎門是外郭城的正南門,相當於隋唐洛陽城的正門。 定鼎門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間一直在使用,是中國曆史上最“年長”的古代都城城門,它見證了多個王朝興衰更疊和無數曆史事件發生。
唐朝「安史之亂」後,戰火遍佈黃河中下遊地區,叛軍所到之處,百姓都避禍他鄉,這次大亂引發了客家先民的又一次遷徙大潮。 這時候還在大江南北遊曆的詩人李白看到這情況,他寫的《永王東巡歌》詩中,一句“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便體現了當時客家先民南遷的時代背景。
文峰塔
洛邑古城燈火璀璨,遊人如織。 夜晚的文峰塔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目。 這座始建于北宋、毀于明末、重建于清初的密檐式磚石塔飽經滄桑,默默地見證着昔日的熱鬧與繁華。
西元1127年,金軍佔領宋朝的東京開封、西京洛陽。 康王趙構繼位於南京應天府(今商丘),但不敵金軍的進攻,帶領群臣一路南逃至江南,史稱宋室南渡。 曆史進入南宋與金對峙時期。 西京洛陽一帶是宋金反複爭奪的地區,河洛民衆紛紛南逃。 西元1141年,西京留守李興帶數萬民衆從熊耳山突圍,到達鄂州。 這是第三次客家先民大遷徙中,最後一次有組織的大規模南遷。
洛陽客家之源紀念館
洛陽客家之源紀念館以“天下客家、根在河洛”爲主題,總建築面積3600餘平方米,館内分上下兩層。 該館以“原鄉”“離鄉”“他鄉”“望鄉”“歸鄉”五個主題展廳爲脈絡,將故事線與情感線體現在整個遊覽線路中,講述了一段段跨越千年、感人至深的客家故事。
洛陽客家之源紀念館作爲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將積極傳播、展示積澱深厚的客家文化內涵,以及客家文化與河洛文化的淵源,促進客家文化交流,助推洛陽“客家祖根地”品牌建設。
新鄭黃帝故裏
唐宋時期的中原讀音,在今天客家話裏保存的最爲完善。 這種語言的傳承,不僅是文化的延續,更是血脈相連的見證。 如今,鄭州新鄭黃帝故裏(新鄭)成爲了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
黃帝故裏景區位於新鄭市區軒轅路,黃帝故裏祠始建於漢代,後曾經毀建,明清修葺。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立有“軒轅故裏”碑。 故裏廣場、尋根門廣場、同心廣場、故裏祠靜心園和拜祖廣場組成五大景觀。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大批海內外炎黃子孫聚集在新鄭舉辦萬衆矚目的拜祖大典。
炎黃二帝像
在鄭州黃河之濱,矗立着一座巍峨壯觀的雕塑——炎黃二帝巨塑。 並肩矗立的炎帝與黃帝,各自高達數十米。 每年,無數海內外遊客慕名而來,瞻仰炎黃二帝的雄姿。 他們在這裏不僅欣賞到了世界級的雕塑藝術,更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特別是炎黃二帝廣場上的炎黃鼎和九鼎雕塑群,更是爲整個景區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炎黃鼎高6.6米,重達近20噸,是炎黃子孫瞻仰炎黃二帝的重要禮器。
鄭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館
在車水馬龍的鄭州東大街和西大街交叉口,一條小巷子裏隱藏着一個不大的博物館,這裏便是鄭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館。
鄭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館成立于2014年,對外免費開放。 共有四個基本陳列展廳,對應四個基本陳列《客家·根在河南》《客瓷·海上絲路》《客書·民俗風情》《客居·正堂會客》,通過客家家具、瓷器、契書等文物,展示多元的、富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與藝術。
鄭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館以“文字+實物”的方式展現了客家南遷、發展的曆史。 在博物館中陳列的客家文物中,無論是家具、器物,還是語言、民俗,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原文化的影子。
開封客家源廣場守望閣
開封市珠璣巷客家源文化廣場上矗立着一座守望閣,再加上廣場上的“家”字篆刻地鋪,巧妙反映了客家的曆史文化、根親文化與祭祖文化。 2014年10月17日,世界客屬第27屆懇親大會在開封舉行,來自全球的客家遊子在守望閣、珠璣巷慎終追遠、祭拜祖先,尋找內心最深處的溫暖。
開封是與客家人淵源最深的地區之一,開封的文化個性與客家人的人文精神具有共同閃光之處,開封有着客家人祖先與開封人共同創造的燦爛文化。
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客家人不忘故鄉的風土習俗,把宋都開封的曆史文化傳承到了東南各省。 以珠璣巷爲代表的客家人街道地名文化,成了東南各地客家人彼此相認的一個名牌。 這些“珠璣”地名,就是客家人從宋都開封傳承到南方居住地的特殊文化和地理標誌。
州橋遺址
開封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八朝都會,自古雄踞中州大地。 位於開封市中山路中段的州橋遺址,是東京城中軸線禦街與大運河汴河段交叉點上的標誌性建築,州橋的重見天日讓“大宋盛景”不再虛晃迷幻。 千年未曾變動的中軸線、海馬水獸飛雲的精美壁畫,無一不讓北宋時期的極高審美變得可觀可感。
州橋遺址重見天日後,出土了大量的瓷片、陶片、磚瓦碎片、銅器、鐵器、玉器、骨器、動物骨骼、玻璃器等,也向人們真實再現開封形成立體疊壓型城市“城摞城”的奇觀。 這些曆史遺跡,吸引無數客家後代回鄉追溯先祖根跡。
責任編輯: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