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一家」帶你遊 – 藝文薈萃【吉林、新疆、江蘇、北京】

「熊貓一家」帶你遊 – 藝文薈萃【吉林、新疆、江蘇、北京】

藝文薈萃

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活動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成果,藝術也是由人所創造的。人文精神是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累計起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對人文精神的教化特別重視,藝文薈萃系列將介紹我國不同地方的藝術和文化旅遊資源,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吉林

吉林省坐落於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擁有雪中極品「粉雪」。作為滿、朝、蒙、回、漢等多民族棲息地,吉林各族文化相互交流與影響,造就了此間游牧文明、漁獵文明和農耕文明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色。吉林省是多民族邊疆省份,全省有48個少數民族成分,主要有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回族和錫伯族等5個世居少數民族,凸現了個性與多樣性相統一的吉林民族文化特色。

雪文化

吉林省獨特的地域特徵是支撐、發展冰雪文化的最大優勢,地域優勢體現在吉林的地理位置,吉林省位於東北三省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地處北緯43.87,冬季雪期長120 天左右,平均冬季溫度達攝氏零下15-25度,雪量大、時間長,豐厚的雪資源為冰雪文化的發展提供先天優勢。

論長白山的天池雪景,還是松花江畔的霧凇奇觀,吉林的雪景堪稱一絕。各種冰雪活動也由此而生,涵蓋冰雕、雪雕藝術、冰雪節、雪燈節等傳統節日、文化、民俗相關活動。

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現已成為提升吉林省旅遊形象的亮麗名片,借吉林市自然霧凇資源,打造特色旅遊品牌。

隨著每一屆的更迭,舉辦的活動也越來越多樣化。2002年第七屆舉辦了中國首屆冬季龍舟賽、中國雪地旅遊高爾夫球大賽、室外冰壺大賽等具有特色的活動;第八屆的龍舟大賽參加人員有來自我國和境外國一共22個代表團,78支龍舟隊,768名運動員。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僅有12歲,最大的已經年近五旬,可見此節日舉辦得非常成功,儼然成為代表吉林文化的一大元素。

吉林省近年來加快發展寒地冰雪經濟,已建成54個滑雪場、279條雪道,日最大承載量10萬人次。

吉林北山廟會

廟會(北山廟會),吉林省吉林市地方傳統民俗。2011年6月9日,廟會經國務院核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北山坐落在吉林市區的西北面,清康熙年間,山頂始建關帝廟。其後建有藥王廟(原名三皇廟)、玉皇閣等,形成廟宇羣,遂有「千山寺廟甲東北,吉林廟會勝千山」之譽。自清代起,以廟宇為中心形成各種固定節期的民俗集會,傳承至今。每年農曆四月後,廟會活動接連不斷,有四月十八娘娘廟會、四月二十八藥王廟會、五月十三關帝廟會,其中以藥王廟會最為隆重。廟會期間,民俗表演熱鬧非凡。

自從乾隆三年(1738年)建藥王廟,逐漸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廟會,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據《吉林通志》載:「二十八日,北山藥王廟會,男女出遊,演戲旁設茶棚,會館尤眾。婦女為所親病許願,由山麓一步一叩直造其巔。遊人掣酒植,聚飲山林中,興盡始返,亦一盛會也。」

藥王廟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祭祀天、地、人三皇、孫思邈,並配祀歷代名醫。關帝廟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祭祀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關平周倉等。玉皇閣始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祭祀玉皇大帝等。

民國年間,在每年廟會前後幾日,吉長、吉海、吉敦三條鐵路加車運送趕廟會的人們。有善男信女從黑龍江、遼寧等地趕來赴會。可見廟會影響之深。

隨後,百姓安居樂業,廟會更是盛況空前。廟會正日四月二十八日,吉林市萬人空巷。山上山下、公園內外全是遊人香客。據統計,1985年趕廟會的人曾多達三十萬。

四月十八的娘娘廟會作為北山的廟會主要活动之一,主要祭祀的是三霄娘娘:瓊霄、碧霄、雲霄。

每逢廟會,香客遊人紛至沓來,於神前焚香置供,佈施行祭。戲班藝人前來表演,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觀者潮湧。廟前及上山沿途,貨攤林立,茶棚食館櫛比,萬商雲集,百貨輻輳,品種齊全,供人選購,生意紅火,呈一時之盛。香客遊人購物聽戲之餘,還登高,賞景觀光,並於林中聚餐會飲,盡興始返。

吉林北山廟會是東北頗具影響的廟會,獨具特色,不僅融儒、釋、道等,還集滿、漢、朝、蒙、回等多民族習俗於廟會。

新疆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又是多宗教信仰地區,古絲綢之路的開通使新疆文化呈現出多元化和開放、融合等特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新疆文化深受祖國文化的影響,形成豐富的內涵,同時,又對祖國文化產生積極影響。新疆古代 、近代和現代文化內容豐富多彩,民族特色濃鬱,科學、藝術價值珍貴。

新疆傳統手工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通稱新疆,簡稱「新」,是我國的一個自治區,也是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成立於1955年,首府烏魯木齊。新疆總面積為1,664,897平方公里,約占我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陸地邊境線達5690.142公里,占邊界總長度四分之一。

新疆居住著56個民族和19個世居民族,其中包括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錫伯族、塔吉克族、東鄉族等。

新疆擁有豐富多彩的傳統手工藝,包括喀什土陶、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民族樂器製作、維吾爾族刺繡、銀器製作、地毯編織。

喀什土陶,被稱為「泥巴藝術」的喀什土陶,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到漢晉時代發展到彩陶。在喀什的土陶器中,尤以仿古土陶最為著名,它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具備了觀賞和實用雙重價值。

喀什土陶的主要品種有:碗、碟、盤、壺、罐子等。尤其有一種水壺最為奇特,它是少數民族群眾洗手用的物品——阿不都壺,形狀大小、高低、扁圓各異,在壺的中間部分挖有小孔,水沿容器四周的通道流過,其獨特造型,匯聚了少數民族人民的智慧,成為了喀什土陶的代表。

維吾爾樂器文化在古絲路的發展與文化交流中不斷創新,不斷促進音樂文化交流,形成了一個十分獨特的民族文化。維吾爾樂器是維吾爾音樂基礎,也是研究維吾爾音樂史的重要重點。

維吾爾樂器種類齊全,製作工藝高,它不僅是一個樂器,也是一個精美的手工藝品,不僅是維吾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維吾爾族傳統音樂中,有著各式各樣的樂器,如:木笛、葦笛、嗩吶、薩塔爾、艾捷克、彈布爾、都塔爾、熱瓦甫、卡龍、手鼓等,可以說是吹、拉、彈、打,應有盡有。有些樂器在日常生活中,在農民舉行的「麥西熱甫」裡,在盛大的節慶集會上,甚至精彩的雜技表演時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些樂器伴隨著維吾爾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曾經歷過漫長的發展道路。

維吾爾族刺繡是一種富於民族特色的民間刺繡藝術,主要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它是在伊斯蘭教文化的基礎上借鑑、融合漢滿文化和佛教文化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流傳到當下歷史已十分久遠。維吾爾族婦女幾乎都精於刺繡,姑娘出嫁前都要勤學各種繡工技藝,以完成繡花枕之類出嫁時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維吾爾族刺繡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其中「花帽花」「枕頭花」「衣邊花」和「褂單花」四種類型能體現維吾爾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工藝上,維吾爾族刺繡吸收蘇繡和京繡的一些技巧,形成了平繡、結繡、盤金銀繡、十字繡、扎絨繡、格架繡、綜合繡等多種繡法。

克孜爾石窟

地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7公里的木扎提河北岸壁上
開放時間
夏季09:30-19:00(19:00停止售票),冬季10:00-18:00(18:00停止售票)
官方電話
0997-8636144

克孜爾石窟又稱克孜爾千佛洞或赫色爾石窟,为中國佛教石窟,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公里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南面是木紮特河河谷。克孜爾石窟是中國開鑿較早、位處西部的大型石窟群。豐富的多元文化融合,有着獨特的構圖和風格。

克孜爾千佛洞約建於3-4世紀或更早;盛期在6-7世紀;8世紀末吐蕃佔據古龜茲國後逐步廢棄,其相繼打造的時間達五六百年之久。

這座千佛洞已編號的有236個窟,目前窟形尚完整的有135個窟,其中有供僧徒禮佛觀像和講經說法的支提窟,有供僧徒居住和坐禪用的毗訶羅窟。支提窟中窟室高大,有窟室為較規則的方形窟。

毗訶羅窟又稱僧房,多為居室,室內有灶炕等簡單生活設施。這些不同類型和用途的窟,規律地建造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個單元。這種窟室結構與佈局,在我國石窟建築中較為罕見。

克孜爾千佛洞的塑像和壁畫均繪塑於支提窟內,雖然塑像多已毀壞,但壁畫尚保存約5000平方米,主題主要為佛傳。此外,反映彌勒說法和僧人習禪的題材也占一定比重。

與其他石窟相比,克孜爾千佛洞可說是我國興建得較早、現存規模較大的一座石窟寺。它的特殊窟形、壁畫主題和藝術風格,深刻地反映了龜茲佛教的情況,代表了古龜茲民族的文化藝術水準,這裡是遊覽和研究佛教文化藝術的重要場所。

新疆壁畫構圖飽滿,主次分明,細密嚴謹,裝飾性很強。人物面容豐滿,身體健壯,衣紋稠密。

新疆壁畫中的人物形象生動,生活氣息濃厚,充分體現了古代新疆地區的風貌和民族特色。壁畫中的故事情節,常常採用連環畫式的構圖方式,增強了故事的敘事性和生動性。

新疆壁畫不僅有人物畫,還有動物畫、植物畫、風景畫等多種藝術形式。還有很多壁畫帶有自然界動植物或者幾何圖案的紋路,如樹葉紋等,還有一些壁畫帶有個性化的民族風格。

江蘇

江蘇省是我國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擁有「吳文化」、「金陵文化」、「淮揚文化」、「楚漢文化」等多元文化及地理特徵。传统手工艺、苏绣、古琴藝術等传统文化艺术丰富精彩。

江蘇傳統手工藝

江蘇的文化豐富多彩,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地域特色。傳統手工藝如蘇繡、揚州漆器以精湛的製作技藝、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而著稱。江蘇具備豐富的文學藝術成就,以古代文學為最,現代文學也因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深刻的社會洞察力受到讚譽。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也有着高超的藝術水準。

蘇繡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為民間傳統美術。蘇繡起源於蘇州,是四大名繡之一,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蘇繡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繡,又稱絲繡。清代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

蘇繡以鎮湖鎮刺繡最為有名。鎮湖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蘇繡的八成產品來自鎮湖。鎮湖街道隸屬蘇州市高新區,東臨京杭大運河,南鄰吳中區,北接相城區,西至太湖。全鎮總面積為20.19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為20,492人(2010年)。鎮湖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1998年和2000年分別被省文化廳、國家文化部授予「刺繡藝術之鄉」,2006年被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小貓是蘇州刺繡的經典題材,活靈活現,一隻貓身上數之不盡的毛髮,要用絲綫慢慢刻畫出來,毛髮的走向是運針的方向。絲綫由粗到細,層層疊加,體現立體感。被劈成四十八分之一的絲,成為了小貓的幼毛,即使是一條毫不起眼的幼毛,也要用絲綫從粗到細一點點向外銜接,這就是蘇繡細膩之處。至於靈魂之窗——眼睛,在一平方厘米的範圍之內,要用到26種不同顏色的絲綫。要為這幅作品賦予「生命」,顯露貓的生動神態,眼睛繡功十分關鍵。

揚州漆器為江蘇省揚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示產品,是中國特色傳統工藝品種之一。起源於戰國,興旺於漢唐,鼎盛於明清。其工藝齊全、技藝精湛、風格獨特、馳名中外。

早在秦漢時期,揚州彩繪和鑲嵌漆器製作工藝就有很高的水平,揚州北郊天山漢墓、北京老山漢墓、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都有揚州漆器的早期作品;唐代揚州漆藝也被鑑真大師傳播至日本;到明清時代,揚州成為全國的漆器製作中心,盛極一時。揚州漆器曾於1910年及1915年、2001年三度參加國際博覽會,均獲得金獎。

揚州漆器製作技藝主要有十大工藝門類:點螺工藝、雕漆工藝、雕漆嵌玉工藝、刻漆工藝、平磨螺鈿工藝、彩繪(雕填)工藝、骨石鑲嵌工藝、百寶嵌、楠木雕漆砂硯工藝、磨漆畫製作工藝。2004年09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對「揚州漆器」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江蘇聖堂廟會

聖堂廟會是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聖堂廟舉行的祝壽儀式稱為「上朝」。期間,依序向東岳帝行「叩首」禮,「報告」一年來為保佑百姓安康而實施的事項,後賞壽酒三杯。儀式完畢後,耍龍燈、挑花籃、打蓮廂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動悉數登場,慶賀東岳帝誕辰。廟會延續到傍晚,當日廟週邊攤販雲集,熱鬧非凡。

聖堂廟會是在陽澄湖區域延續至今的民間信仰活動,是民俗儀式、民間文藝的重要載體之一。長久以來,它已成為陽澄湖地區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琴相傳創始於史前傳說時代的伏羲氏和神農氏時期。以考古發掘的資料證實,古琴作為樂器的形製至遲到漢代已經發展完備,其演奏藝術與風格經歷代琴人及文人的創造而不斷完善,一直延續。古琴藝術體現為一種平置彈弦樂器的獨唱藝術形式,包括唱、彈兼顧的琴歌與琴、簫合奏。

琴派是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各個琴派之間差別主要決定於地區、師承和傳譜等條件。同一地區的琴人,經常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從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風格,使琴曲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後世的琴派多以地區劃分、命名,比如金陵派以南京為中心、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都是著名的琴派。

截至2019年底,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琴派有:金陵琴派、虞山琴派、梅庵琴派、廣陵琴派、浙派、諸城派、嶺南派。

所謂流派,是指學術、文藝方面的派別。這裏所説的派別,是指依照共同的義理或風格而探討學習的不同的羣體。琴文化領域,也和其他學術領域一樣,存在着多種藝術觀點和演奏風格的流派,就是所謂琴派。

金陵琴派是中國古琴藝術流派之一,形成於明末清初,藝術活動主要集中在江蘇省南京地區。明朝初期,朱元璋定都南京,開創一番盛世,南京成為政治文化中心,金陵之地吸引眾多才子名士聚集,其中不乏許多琴人。朝廷招攬名家為皇家樂官,專為皇家譜曲奏樂,於是開始逐漸在此地養成風格。

金陵琴派主要有《關睢》、《雁過衡陽》、《漁歌》、《塞上鴻》、《漢宮秋月》、《佩蘭》、《圯橋進履》、《鷗鷺忘機》、《釋談章》、《普安咒語》、《梧葉舞秋風》、《梨雲春思》、《春山聽杜鵑》、《秋塞吟》、《風雷引》、《長門怨》、《平沙落雁》、《良宵引》、《水仙操》、《陽關三疊》、《漁樵問答》、《靜觀吟》、《關山月》、《秋風詞》、《泣顏回》、《憶故人》、《慨古引》、《大學之道》、《秋江夜泊》等。

金陵琴派既是中國古琴藝術的重要流派,也是南京地區較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民間音樂流派之一,在中國古琴音樂史佔據一席重要位置,並對後世山東諸城等琴派產生較大影響。

江蘇昆曲

崑曲,原名「崑山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稱為「崑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發源自600多年前,由崑山人顧堅草創。到明代嘉靖年間,傑出的崑曲音樂家、改革家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大膽改革,吸收了當時流行的餘姚腔、弋陽腔、海鹽腔的特點,形成了新的聲腔,廣受歡迎。因為這種腔調軟糯、細膩,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湯團,因此起了個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調」,這就是今天的崑曲。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佈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很多劇種都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崑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色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根據醜、副兩類角色的念白特色,通常分為南崑和北崑:南崑以蘇州白和揚州白為主,北崑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許多地方劇種,如晉劇、蒲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越劇、閩劇等,都受到崑劇藝術多方面影響。

崑曲中的許多劇本,如《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戲曲文學中的不朽之作。崑曲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為崑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崑曲作家和音樂家,這其中梁辰魚、湯顯祖、洪昇、孔尚任、李玉、李漁、葉崖等都是中國戲曲和文學史上的傑出代表。

北京

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許多地方特色的民風習俗:京劇、京韻大鼓、相聲、舞台劇、鐵板快書、景泰藍、牙雕、漆雕、吹糖人、捏面人等。京劇是中國國粹。

京劇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等,中國國粹之一,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戲曲劇種,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京劇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系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喻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的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在文學、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套規範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京劇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二簧(也作「二黃」)、西皮為主要聲腔。京劇伴奏分文場和武場兩大類,文場以胡琴為主奏樂器,武場以打擊樂伴奏為主(鼓板、大鑼、鐃鈸、小鑼)。

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雜、武、流等行當,後三行已不再立專行。京劇現在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四種。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形式。唱、念、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京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要演出內容,傳統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多個,常演的在三四百個以上。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唸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淨)。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地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徵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

相聲

相聲,一種民間説唱曲藝。它以説、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

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主要道具有摺扇、手絹、醒木。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羣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羣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相聲表演最早出現在北京天橋一帶,天橋是民間雜耍藝人賣藝求生之地。清末,相聲成為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項目,並由單口相聲向對口相聲發展。清末北京形成了以朱紹文、阿彥濤、沈春和為代表的3個相聲流派。他們廣收門徒,擴大了相聲的影響力。

「像生」一詞古代早已出現,但並不是指表演技藝,而是像真的、像活的的意思。宋代百戲中,出現了「學像生」、「喬像生」,指模擬的技藝。到了明朝時期,「像生」一詞逐漸演變成了「像聲」(有的寫作「象聲」),「像生」中摹擬自然和人的聲音這一特長,慢慢轉化成了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即口技。「像聲」明代即以盛行,沈德符《野獲編》、張潮《虞初新志》等書均有記載。二十年代,從一個人模擬口技的「像聲」演變成單口笑話,就改稱之為相聲。

相聲的表演形式主要分「説」、「學」、「逗」、「唱」四點,這四門口技,就是模仿曲藝「八角鼓」裏的特點,這個曲種從它的形式上講,是以唱為主以説當先。

不管它是學,或者是唱,在它的正題開始之前總是先説一個鋪場的小段,説完之後才進入正題,所以它佔有「説」字。它的「學」是雙學一人,名叫「雙簧」,前邊也使用鋪場小段(是又説又學),學是主科。「逗」是用熟練的藝術語言技巧引出豐富多彩的幽默滑稽笑料。「唱」是它能唱出各地不同的各種曲調,聲擁不着樂器伴奏,所以它只用「八角鼓」裏的「説」、「學」、「逗」、「唱」這四門口技來充實和豐富上演的節目。

常用道具
醒木:來自評書,常在長篇單口相聲中也會用到。

折扇:表演過程中可以虛擬為其他物品:刀槍棍棒(《大保鑣》)、筆(《楊乃武寫狀》)、鼓棒(《口吐蓮花》)等。

手絹:化妝時可當道具使用:《學四省》、《武松打虎》、《捉放曹》。

桌子:傳統相聲常用的道具。表演對口相聲時站在桌外,捧著站在桌子裡邊。表演「腿子活」時則以桌子區分前後台和上下場門。

禦子:唱太平歌詞時伴奏的樂器,通常是兩個竹板。

北京宮燈

北京宮燈,是北京久負盛名的特色傳統手工藝品,中國民間風俗上元燈節,千家萬戶張燈結彩,真是燈市千光照,花焰萬枝開。全國宮燈藝人雲集北京,形成了以宮紗燈為主的傳統特色工藝。同時,北京民間燈彩的製作也很精美,北京燈市口曾有盛極一時的燈市。清朝末期,北京宮燈曾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得金牌。

北京宮燈製作精美,用料講究,框架多用竹子、紅木、檀木、花梨木等捆紮。外繃彩繪紗娟,下垂流蘇,口飾金邊,十分艷麗端莊。既有照明的實用價值,又有裝飾欣賞價值。紅紗燈以金色雲朵和流蘇烘托,顯得格外艷麗端莊。每當吉日良辰、華燈高懸,倍增歡樂吉慶的氣氛。

六方宮燈是北京宮燈的主要形式,是用紫檀、紅木、花梨等貴重木材做骨架,再鑲上玻璃或紗絹的畫屏而製成,有6個對稱的面,分為上扇、下扇兩層。上扇寬,六角有6根短立柱,上邊雕有6個龍頭或風頭,六角懸有彩色穗墜,短立柱之間還鑲著6塊小畫屏;下扇窄,有6根長立柱,立柱外側都有鏤空花牙,內側鑲著6塊長方形畫屏。

北京宮燈之中的動物燈頗具特色,動物燈造型主要有羊燈、龍燈、馬燈、兔燈、青蛙燈。動物燈生動形象,其描繪的動物,不僅栩栩如生,而且極富想像力,擁有較高的藝術美感和欣賞價值。動物燈上糊彩紙,下端均有四方底架,裝上四個泥輪,以繩牽之能走;背上有洞,腹內燃燭,借燭力頭部能上下顫動,故有諺語「羊燈一點頭」之說。

而各種動物燈之中數羊燈最具特色。羊燈為北京的傳統燈品,用竹篾扎羊形骨架,外糊多層白綿紙穗,如縷縷羊毛;羊頭與其項間相連處有活動關節,腹燃燭火,羊頭會頻頻擺動,頗為生動,因此羊燈特別受孩子的喜愛。

民間藝人借蒺藜果的諧音為吉利,所以按照野生草本植物蒺藜果子的形狀,以紅紙糊成多角形的燈,角與角之間作成綠地,鑲一彩色玻璃泡,點起來五光十色,殊為可觀。吉利燈燃燭後,周身透光,多角放射,很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