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四月 美好中國.新體驗-藝文薈萃【四川、西藏、貴州、遼寧】
藝術的定義之一是,通過塑造形像以反映社會生活而比現實更有典型性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中國的傳統藝術則是歷代的中國畫家,書法家,手工藝者,詩人,建築師等在歷史長河中,通過他們對中國人、社會和環境的理解所呈現給我們的,反映社會歷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長卷。
四川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是長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四川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文化積澱悠久深厚,歷史名人群星燦爛,文化資源豐富多樣。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四川加強中華文化傳承的整體設計、統籌謀劃、創新實踐﹔堅守文化根脈,著力挖掘和闡釋傳統文化寶貴的思想資源,滋養當代生活,弘揚文化傳統。
三星堆博物館收藏和展示了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餘件珍貴文物,其中比較出名的像通天神樹等,造型獨特,充滿了神秘。三星堆博物館佔地面積很大,現有兩個獨立的展館,一展館為綜合館,在裡面可以看到金、銅、玉、石、陶等類文物。第二展館為青銅專館,裡面有出土的各種青銅器具。
以《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為主體內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上千件珍貴文物。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在中國浩如煙海蔚為壯觀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且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青銅器館主要展示了縱目面具、戴冠縱目面具和特大型面具,以及一大批人面具與獸面具,有的特大,有的特高,但都做工精湛,形狀奇特,其中尤以「青銅大立人」和「獸面冠人像」最為矚目,堪稱古代青銅器中的另類精品。融合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讓現代的我們,更能窺知神秘的古蜀國文化。
由青銅器製成的刀樹,第一次見到這麼大件的青銅器作品,讓人大開眼界。反映古蜀人民對太陽、太陽神的崇拜。有6層樹冠,樹頂有鳥,掛滿銅錢,在古代是隨葬物品,雖名為搖錢樹,卻不為錢財,此銅樹結合太陽、神木、神山的意念,達到天地不絕、人神相通之念。
三星堆增設綜合館VR展、收聽綜合館講解,並參與三星堆國寶一同合影等互動活動。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雲展廳開幕式內容豐富、儀式感十足,並通過三星堆博物館公眾號邀請廣大網友共同參與,增加了雲展廳的互動性與體驗感。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戲劇之鄉。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劇幫腔為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
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特色,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民眾基礎。常見於舞臺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它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南北小曲,聲腔特點是樂曲短小、節奏鮮明、旋律明快,具濃厚的四川地方風味。
川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五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川劇的音樂以鑼鼓為主,輔以古樸的管弦,川劇常用的管弦有崑腔的笛子、胡琴腔與彈腔的胡琴等。但高腔戲是沒有樂器伴奏的,以幫、打、唱為一體的「一唱眾和」形式演唱。而最本土的燈戲,則用「胖筒筒」作伴奏,這種獨特的樂器,是個比二胡杆粗、筒身大、聲音略帶「嗡」聲的琴。
川劇的變臉技法十分著名。變臉是一項神秘而耐人尋味的表演藝術,演員能在瞬間改變臉譜,把人物內心世界產生的變化,化成強烈的視覺效果。「變臉」手法有四:有塗油彩的「抹臉」;吹粉末上臉的「吹臉」;運用氣功使不塗油彩的素臉由紅變白、白轉青;而變幻多端的「扯臉」是把一張一張的臉譜畫在薄綢剪好,順序貼在臉上,機關在於繫著絲線,按劇情轉折,在巧妙俐落的動作掩護下,再逐一扯下,功夫獨到的藝人,能把臉譜反覆還原!
川劇唱的是地道的四川話,幽默風趣,意味雋永,引人入勝。川劇具有巴蜀文化、藝術、歷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認知價值,在中國戲曲史及巴蜀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
蜀繡,是巴蜀地區流行的一種民間工藝,分為川西和川東(今重慶)兩大流派。蜀繡又名「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蜀繡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繡之首。
蜀繡歷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東晉以來與蜀錦並稱「蜀中瑰寶」。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具有針法嚴謹、針腳平齊、變化豐富、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等特點。
蜀繡繡法靈活,適應力強。一般繡品都採用綢、緞、絹、紗、縐作為面料,並根據繡物的需要,製作程式、配色、用線各不相同。蜀繡常用暈針來表現繡物的質感,體現繡物的光、色、形,把繡物繡得惟妙惟肖。它還採用「線條繡」,在潔白的軟緞面料上運用暈、紗、滾、藏、切等技法,以針代筆,以線作墨,繡出來的花紋線條流暢、色調柔和。不僅增添了筆墨的濕潤感,還具有光潔透明的質感。
由於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影響,經過長期的不斷髮展,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
頂級刺繡只能以手工製作,非常耗時耗力。有別於一般的刺繡,蜀繡的最高境界是「雙面異形異彩」,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首創,即在正反兩面,同時運針刺繡,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圖案和顏色,十分神奇。
生活是靈感的源泉,將生活的場景用針線描繪在方寸布料之中,每一件都是一個故事….如果你也是刺繡愛好者,不妨可以或親手學習,大好河山,等你來「繡」!
俗話説,天下茶館數中國,中國茶館數四川,而成都茶館素有「茶館冠天下」之説;遍佈大街小巷的茶館已成為成都一大景觀。四川是中國最早種茶、飲茶、售茶的地區之一。四川是茶產業大省,茶產業特色優勢突出,而且四川人尤其愛喝茶,愛泡茶館。
坐在茶館中,茶客們可看川劇、可聽清音、可溜鳥、可打盹兒或者看看閒書、錄像片、要麼就兩三個人湊在一塊兒擺龍門陣,不時還有掏耳朵的、擦皮鞋的、算命看相的遊走其間,大家都消遙自在,自得其樂,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可以深深感受到社會羣體的親和,感受到成都茶館兒的濃濃的地方特色。
作為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蓋碗茶、長嘴壺茶藝別具特色。「蓋碗杯」分為茶碗、茶蓋、茶託3部分。因而也稱「三件頭」。對於這種茶具的託捧方法也有要領,左手託茶沿,右手拇指中指提起茶蓋,在碗麪、碗沿上輕輕撥動,發出聲響,然後將茶蓋半沉入水中,由裏向外慢慢滑動,這時只見綠波翻湧,翠葉沉浮,幻影遊動。
飲茶時將茶碗送到嘴邊,從茶碗與茶蓋的縫隙中囁茶,茶水於舌邊、舌根迴盪。如此分三次吞下,咕咕有聲,此時口中是暗香飄動、芬芳亂竄。行家們稱此招為「三吹三浪」。
長嘴壺是我國一種獨特的茶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長嘴壺茶藝表演是項羣眾喜愛的民俗文化,是我國茶道的一環,是茶文化的一部分。長嘴壺茶藝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觀賞性。沸水在長嘴中流過,自然降低了溫度,水就不會太燙,最適合泡茶,特別是泡蓋碗茶。長嘴壺茶藝表演用肢體語言表達各種文化內涵,長人知識,發人深省。表演營造了茶館的文化氛圍和民俗氣息,提高了茶客的品茗樂趣。
這裡的茶館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一個「俗」字,不是庸俗,是通俗,是民俗,是俗的安逸。竹製的扶手椅完全符合人的關節屈伸,而讓你舒適的呆上一整天也不疲倦。就是那竹椅本身,也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要想領略老茶館的味道你可以到公園的河邊邊上的茶舖去。最好的地方是都江堰的南橋邊上,那里人多,風景好,河水、大樹、茶座、小吃一應俱全,隨時隨地熱鬧非常。
在富饒燦爛的西藏文化遺產中,佛教從中原、印度、尼泊爾傳入吐魯蕃,逐漸形成和發展為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與此同時,南亞的印度、尼泊爾文化以及西亞的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特別是中原的漢文化,對西藏文化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西藏文化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藏族建築藝術和雕塑、繪畫、裝飾、工藝美術等造型藝術以及音樂、舞蹈、戲劇、語言文字、書面文學、民間文學、藏醫藏藥、天文歷算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博物館建築非常有地方特色,外觀就是很典型的藏式建築,而內部更是融入了藏族的傳統藝術風格特點,簡而言之就是濃墨重彩,艷麗非凡。博物館總共分成三層,一樓是臨時陳列、活動區和紀念品商店。二樓是藏族民俗,西藏歷史的一些展覽。三樓是藏傳佛教文化的一些展廳。
西藏博物館是不用門票的,進去要安檢,不能帶水。裡面很大,第一次去西藏,想初步了解西藏的,建議去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民族特色濃郁,囊括了歷代中央政府治藏文物、佛像、唐卡、古籍經典、瓷器、玉器、民俗文物以及考古發現的史前文物等等。
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逛當地的博物館,西藏因為受歷史環境影響,它的歷史獨樹一幟,想要更好的理解西藏歷史以來的發展,那麼建議去一下博物館,看完博物館就會更加了解西藏,也不枉費來一趟拉薩。
西藏博物館可以安排在入藏後的開始,在這裡可以了解西藏的歷史、地理等諸多信息。西藏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特點,同時又深刻體現了現代建築的實用特點和藝術神韻。
遊客可能更喜歡了解西藏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而本地的觀眾對傳統文化這方面的文物展示會比較感興趣。新的博物館裡,36米的金頂、美輪美奐的彩繪、幾千件珍貴文物,都在默默講述這片古老大地的亙古新生。讓我們一起走進西藏博物館,感受「地球第三極」的無窮魅力。
一直以來,這裡獨特的服飾文化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普蘭服飾擁有上千年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蘭有12種不同款式色彩豔麗的男女服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普蘭「宣」服飾,被譽為「飛天服飾」,目前保存完好的僅有8套。將「飛天服飾」穿上身,再隨著悠揚的音樂來一支「宣」舞,便可讓人感受到別樣的非遺文化。
這套服飾就被稱為「飛天服飾」,也叫「孔雀服飾」。孔雀服整套服裝從頭到腳都裝飾有黃金、白銀、綠松石、瑪瑙、珊瑚、珍珠、田黃等名貴珠寶,價值不菲。服飾的穿戴十分複雜,重達十多公斤。
首先穿的是藏袍,藏語叫「加查」。深棕色,羊毛織就,古樸大氣。然後戴項鍊,項鍊看上去最為繁複,多達十幾串,有大有小,最長的長及膝部。項鍊由圓、方、橢圓等各種形狀顏色的寶石搭配而成。脖圈大約有5指寬,由珊瑚、綠松石、金銀珠寶穿綴而成,組成一個漂亮的花卉圖案。看上去光彩照人,耀眼奪目。
普蘭的男性服飾,主要指藏袍,以黑、白氆氌為料,腰寸寬,大襟、較肥大,袖和下擺用10-15厘米寬的絨布鑲邊,也有的不做任何裝飾邊。
在隆重的節日裏,普蘭科迦村男人喜歡佩戴耳環、項鍊和腰飾。科迦男子的腰飾,通常是以一條長長的非常講究的腰帶為主要載體的。紮上腰帶後,不僅腰帶上會垂掛許多裝飾品或生活用具,而且藏袍里還可以裝很多東西。
不僅如此,佩戴飾品也要注意其細節。佩戴飾品要先佩戴胸前的項鍊,短一點的鏈子就直接佩戴上去了,長的鏈子就需要兩根繩子在胸前左右有序地排列後,分別用一根繩子綁著,繩子的末端綁在身後,這樣一串串長短不一的鏈子便錯落有致地擺放在藏袍的前面。
「宣」服饰隆重华美,也代表着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飛天服」服飾華麗且端莊,是祖祖輩輩十幾代人不斷積累流傳下來的。藏袍、腰帶、披風、藏靴等每個主要構成部分,都記錄了這個地方近千年的文明歷史。
唐卡是藏傳佛教文化的瑰寶,它的藝術魁力震撼著人類,除了它獨具的藝術天賦而外,藏傳佛教中的各大宗派的祖師都賦予唐卡活生生的生命,並親自製作,同傳法一樣,非常神聖地把唐卡及其繪畫藝術代代相傳,世世承襲。接受承傳的人,很少有人把唐卡視為是藝術品,而是承傳人都把唐卡視為是有生命力的佛、是師尊、是三寶。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
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因此被譽為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中最常見的是宗教畫——佛像,這種唐卡一般中心位置描繪主要人物,從畫面上角開始,圍繞主體,按順時針方向與中心人物有關的人物、活動場所或故事佈滿一週。每幅唐卡畫一般描繪了一個較完整的故事,畫面的景物隨故事情節的需要而變化,不受歷史、時間、空間的限制。畫面人物也不受遠近透視關係的影響,構圖均衡、豐滿、多變 。
由於歷史流變,唐卡畫作也逐漸劃分為不同的流派。其中,以郎卡傑唐卡、覺囊唐卡畫風為代表的四川西北部地區,唐卡作品大多由僧人親手繪製,主尊表現常有出人意表之處,顏料使用方面表現出藍綠色中夾帶灰色的風格,技法具有強烈的民俗畫風格。
唐卡,作為西藏宗教、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的集中反映媒體,融集著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記載著西藏的文明、歷史和發展,寄託著藏族人民對佛祖的無可比擬的情感。圖為畫好的唐卡,珍貴而富有宗教藝術。
西藏之所以稱之為靈魂受到洗禮的故鄉,那是因為其深深的藏地文化與信仰文化。旅行更是一場修行。旅行除了吃喝遊樂,更多的應該是對當地人文風土的一次全新全面的認識,才夠得著洗禮與理解之說。
西藏的吉祥八寶(藏語扎西達傑)文化。吉祥就是逢凶化吉、遠離災難等美好的意思,八寶包含蓮花、白海螺、寶傘、寶瓶、金魚、金輪、勝利幢、吉祥結,他們代表著祝福與圓滿。
白海螺。白海螺是佛陀的語。藏經載,釋迦摩尼(佛陀)鹿野苑(今印度國北方邦瓦拉納西土地)初轉法輪時,帝釋天(佛教護法神)將一右旋白色海螺獻給佛祖。自此,右旋白海螺做為吉祥圓滿的象徵。這種右旋白色海螺也曾是古代戰場上的軍號,當佛教傳入後,海螺變成了法螺,用於宣傳教義,螺聲再不會挑起戰火,而是帶代表和平安謐。
吉祥結。吉祥結較為原初的意義象徵愛情和獻身。按照佛教的解釋,吉祥結還像徵著如若跟隨佛陀,就有能力從生存的海洋中打撈起智慧珍珠和覺悟珍寶。八寶中吉祥結被廣泛的使用,又表示吉祥在家家戶戶。
它們各自有其佛教表義、吉祥表徵及淵源。這八種物品,在古印度時被用作太子加冕大典上的貢品,代表各種吉祥及權位。它們有時會單獨出現,有時則以一組八件之方式出現,但也有八件合為一體的繪圖表達。在合為一體的繪圖中,一般只會繪出蓮花、無盡結、雙魚、華蓋、幢、輪及海螺共七件,而七件合砌起來時狀如一瓶,以表未繪出的寶瓶。
吉祥八寶,八寶中的每一寶都有它深刻的含義,是藏族中最常見的一種圖案,經常在壁畫、絲繡和手繪的唐卡中出現,也常被刻飾在家具和木器上。這八種吉祥物的標誌與佛陀或佛法息息相關,極富藏地文化內涵,也值得西藏迷的我們探索了解。
貴州作為西南地區眾多少數民族的聚居區,有著豐富的少數民族非遺文化:節日、語言、音樂﹔以及保留完好的傳統少數民族手工藝,包括、刺繡和銀器。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中華文明、延續中華文脈的重要載體。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除漢族外,全省有56個少數民族。世居地少數民族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壯、瑤、滿、白、蒙古、羌、毛南和土家等。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苗族,其次是布依族、侗族和土家族。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佈在世界各地,主要分佈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時期就種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會,以樹葉為衣,以巖洞或樹巢為家,以女性為首領的情況,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
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的跨國民族。其中又分為黑苗、青苗、白苗、花苗等60個支系,極具文化特性及多樣性,而這些特性都顯示在各支系的特色服飾上。苗族服飾最大的特色是配戴各式各樣沈重的銀器,一位盛裝的苗族婦女,全身銀飾可達二三十斤。苗族銀飾以多為美,耳環,項圈,腰飾,多得可以將全身包起來;也以大為美,她們頭上配戴的大銀角幾乎為自己身高的一半。
中國苗族中有幾乎一半住在貴州,是貴州第一大少數民族。男子服式較簡單,一般上身穿對襟或左大襟短衣(也有穿右大襟短衣的),下穿長褲,束大腰帶,頭裹青色長巾。冬天小腿部裹綁腿。大多數婦女穿大領或大襟衣,著百褶裙或大襟衣配長褲,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
男性服飾簡潔、樸素。上裝多為對襟長袖麻布衣,外罩短褂,下裝著長褲,帶頭帕,裹護腿。男性穿藍色麻布衣,兩端吊於背後,裹棉布帶綁腿,前襟無鈕扣,穿時系腰帶。苗族男裝盛裝為長衫外套馬褂,外觀與便裝相同,質地一般為綢緞、真絲等,顏色多為青、藍、紫色,各地無異。
苗族盛裝製作考究、手工精細,是苗族女性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衣服,盛裝繁複華麗,體現了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目前苗族盛裝比較有名的有「百鳥衣」,服裝會用羽毛來做點綴,是當地苗族民眾吉祥的象徵。
百鳥衣為長衫繡衣,由背、肩、袖口、前胸、後背、前後擺片和衣腳著羽毛束等十幾個版塊構成。整件衣服集平繡、堆繡、打結繡、破線繡、釘線繡、辮繡、馬尾繡等刺繡技藝於一體,製作一般需要三到五年,配以紅、黃、藍、黑、白等各種絲線繡出五彩斑斕的圖案,每一幅圖案都體現一隻或幾隻寫意形鳥圖案,底布以土佈為基調,每一版塊均以繭片作白底,所刻畫的鳥形千姿百態,富有動感。百鳥成衣,是極富想像力的藝術造物,也是鮮活的民族文化記憶的物化形式。
苗族的服飾不僅是美的表達,也寄寓著對先民、祖居地的懷念,尤其刺繡圖案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折射出民族歷史上的分支、遷徙、戰爭等。苗族服飾是苗族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服飾中可看出苗族歷史的發展進程和文化沉積,集中反映了苗族在與自然的抗衡中對事物的認識和升華,在此間也就產生了苗族的審美意識。
苗族剪紙俗稱「花紙」、「剪花」、「繡花紙」,苗語稱「西給港」、「西給榜」,意為「動物剪紙」和「花卉剪紙」。所以剪紙題材主要為山水人物、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等題材,以及苗族鳥紋、儺文化系列剪紙。此外,貴州剪紙還涉獵到生活中的常用物品,例如衣袖花、衣肩花、背扇花、鞋花等,顯示出鮮明的地域特色。
剪紙是苗族婦女一生的主要工作之一,從小孩時就開始學習,一般都能自畫自剪,也有些畫得不太好或個別不會畫的人,就向別人討要。一些頭腦靈活、畫剪得好的人便剪些花樣子去賣,在剪紙流行地區,幾乎每逢趕場天(即趕集市)都可見到市場上擺賣剪紙的攤子。這類賣剪紙的婦女,由於趨於專業化,剪藝好,刀法熟練,製作精緻,對推動剪紙藝術有很大作用。
剪紙題材新穎,內容奇特; 表現形式上,紋樣構思巧妙,粗獷有力,想像大膽,造型誇張,在對各種生活題材,例如動物、植物進行正面、側面、順置、倒放進行巧妙的穿插安排,使肩花圖案與袖花圖案進行搭配,形成較強的視覺衝擊力。
苗族一些支系在刺繡中使用的剪紙花樣,在藝術上與刺繡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由於它不是獨立的展示,外界人知之不多。苗族沒有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剪窗花的習慣,除在宗教活動中偶用幾種圖案極簡單的剪紙外,只有刺繡才廣用剪紙,而且花樣繁多,因此人們所稱的苗族剪紙,指的就是繡花剪紙。
苗族的剪紙藝術已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習俗必需品,是苗族婦女生活原型美德的追求和崇尚,像一支永開不敗的艷麗山花,綻放著奇異的光彩。
貴州省博物館是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位於貴陽市白雲區林城東路,館藏文物、標本幾萬餘件,出土文物中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銅柄鐵劍、貴州西部漢墓出土的漆耳杯等一大批珍貴文物。
貴州省博物館基本陳列定為「多彩貴州」,分別從「民族貴州」、「歷史貴州」和「古生物王國」三個部分,以多元的、包容的、開放的姿態將貴州古老、多彩、神奇、和諧的文化表現出來,用文物闡述貴州各民族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的關系,以及包含在文物中的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以點帶面地闡述了貴州歷史發展的進程。
貴州省博物館少數民族文物是該館重點藏品之一,除刺繡、蠟染、挑花、織錦、銀飾等1000餘件外,典型藏品有苗族婚姻記事符木、苗族刻繪動物圖案酒角、苗族青緞鑲花邊飾銀鈴銀墜女夾衣,彝族土司八掛龍袍、彝文《六祖紀略》手抄本和水族墓葬石刻「銅鼓」。
貴州省博物館是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從1953年籌建以來,數代博物館人一直致力於各種文物藏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現入藏有自然標本和古生物化石,反映貴州歷史文化的史前文物、出土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瓷器、書畫、玉器等傳世文物及古籍善本等藏品。
除傳統的收藏、展示功能外, 博物館還有數字館體驗館、非遺劇場、4D影院、學術交流等功能區,是一個集研究、教育、觀展、休閒。豐富參觀者的觀感體驗,增加觀展的互動性,展廳在各個非遺項目展示處設置文字、圖片介紹外,還附加視頻、音罩、聽筒解說等展陳方式,配有現場學跳民族節慶舞蹈和傳統體育競技等互動環節。
蠟染,是我國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悦目。
根據最普遍的製作工藝,蠟染是將胚布(通常為手織的土布)置於熔融後的蠟液中,待其冷卻固化,再用蠟刀對其熔蠟繪花,然後用天然材料做成的靛藍顏料對繪花後的胚布浸染,胚布將出現白底藍花,或藍底白花的圖案。簡單來說,就是經過塗蠟—繪畫—染色—脫蠟—漂洗等工藝,創作出花紋多樣,別具一格的作品。
貴州蠟染亦被稱作「貴州蠟花」。它以素雅的色調、優美的紋樣、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貴州民間藝術中獨樹一幟。蠟染工藝品的魅力除了圖案精美外,還在於蠟冷卻後在織物上產生龜裂,色料滲入裂縫,得到變化多樣的色紋,俗稱「冰紋」。同一圖案設計,做成蠟染後可得到不同的「冰紋」, 是一種帶有抽象色彩的圖案紋理。
蠟染實際上應該叫「蠟防染色」,它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上,然後放入適宜在低溫條件下染色的靛藍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因蠟保護而產生的美麗的白花。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藝術」,貴州民間蠟染是貴州民俗文化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不管是歲時節日住房的裝飾還是婚喪嫁娶人生儀禮,也不管是民間宗教信仰、祭祖敬神還是服飾佩帶織繡花樣,各式各樣的蠟染工藝織染活動,都與貴州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
苗族蠟染技藝是中國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也是貴州省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是中國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之花。
黔劇,曾名文琴戲(又名-貴州彈詞),貴州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黔劇流行於貴陽、畢節、遵義、安順、黔西南等地區,是在貴州曲藝揚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地方戲曲劇種。清代康熙年間,貴州揚琴開始在貴州境內流傳。
黔劇唱腔音樂屬板腔體,有「清板」、「二板」、「揚調」、「苦稟」、「二流」、「二簧」等基本曲調。伴奏樂器除揚琴外,還有甕琴、月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絃、簫、笛等。黔劇唱詞以韻文為主,沿用講唱文學「三三四」或「二二三」的句式,語言質樸,唱腔婉轉。
黔劇的唱腔主要是繼承發展了文琴民間說唱藝術的傳統。它的表演是在吸收、借鑒崑劇等戲曲表演的基礎上,又學習當地各民族的民間表演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演員一般比較年輕。
黔劇從流傳於民間的說唱藝術,逐漸演變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演出風格的地方戲曲劇種,並形成了其清麗委婉、善於抒情的戲劇抒情風格和貼近生活,又不失浪漫的表演特色。
同時,黔劇的保護和傳承不僅要注重戲曲藝術的發展規律,更要在堅持黔劇獨立文化品格和審美價值的基礎上,走出一條開拓創新的發展之路。黔劇亦是集民族性、地域性、傳承性、綜合性等為一體的地方戲劇種,黔劇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都值得深入研究,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近年來,遼寧聚焦紅色旅遊資源、綠色山川、白色冰雪、藍色海洋、「古韻」遺產「紅綠白藍古」五大特色,栽植「金梧桐」、打造「聚寶盆」,取得新進展、呈現新亮點、展示新風貌。紅色旅遊和文化活動成為熱點,不少紅色景區成為網紅「打卡地」。不少博物館日均接待遊客超萬人次。在文化旅遊推動下,講好遼寧故事,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文化和旅遊發展插上翅膀。
岫巖玉雕,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地方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玉雕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岫巖被稱為「玉鄉」,岫巖玉以其質地細膩純淨、儲量多而聞名中外。岫巖玉雕生產始於道光初年,岫巖玉雕以小件製品為主,岫巖玉雕經過歷代藝人的努力,不斷推陳出新,逐步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風格。岫巖玉雕工藝品主要有素活、人物、花鳥、獸四大類。
岫巖玉雕的工藝特點,從玉料的顏色,個性、形狀等出發,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去除玉中的雜質去掉,使玉更純潔、明亮。岫玉豐富的顏色和玉質為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亦使岫玉製品更加精美。此外,利用鑲嵌組合工藝將不同顏色玉料組合處理,畫龍點睛,亦使玉雕作品錦上添花。
岫巖玉雕工藝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一種獨具的風格。這種風格是以北方文化為底藴,融合南北文化而形成的雄渾、大氣、豪放的風度與細膩、玲瓏、精緻的結合。這種玉雕藝術風格的形成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是數千年北方古玉文化的積累,至今更日臻完美。
岫巖玉雕在造型上深厚古樸而又不失典雅,嚴謹統一而又極富變化,可謂形神兼備,極富生氣。尤以仿商周及秦漢以前的爐、瓶、燻等見長,是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在規模上,既有氣勢恢宏、大到數噸甚至數百噸的大件,也有令人愛不釋手、小到寸許的微型小件。
雕琢為立體語言的藝術,玉料的正面、側面、俯視面來把握實際位置,後繪確定出玉雕造型的各部位在玉中的位置,雕琢出獨一無二的工藝藝術。藝術價值不一定被所有文化遺產所具備,但是活玉雕產品因料施藝,廢料巧作,通過浮雕、圓雕、鏤空透雕等玉雕素活工藝完美展示了工藝的精湛,給人以美的享受,反映了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和價值。
作為中國玉雕之都的遼寧岫巖,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湧現出一批享譽全國的優秀玉雕大師,這其中就包括中國玉石巧雕大師唐勇。他創作的《辣椒》《蘿蔔》《交好運》《葡萄》《珊瑚》等多件玉雕作品,先後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國家地質博物館等多個博物館典藏。
玉雕素活工藝是先人留下的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同時作為歷史的產物,是對歷史上不同時代生產力發展狀況、科學技術發展程度、人類創造能力和認識水平的原生態的保存和反映;是歷史、藝術、科學等內涵結合在一起的綜合體,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等價值,這是文化遺產的內在價值,是文化遺產的基本特徵。
遼寧省博物館是中國的歷史藝術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為東北博物館,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素以藏品豐富,特色鮮明而享譽海內外。遼寧省博物館藏品總量達11.5萬件,以遼寧地區考古出土文物和傳世的歷史藝術類文物為主體,藏品分為考古、書畫、雕刻、陶瓷、絲繡、服飾、銅器、貨幣、漆器、景泰藍、家具、古生物、少數民族文物、甲骨、碑誌等17類文物,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收藏體系。
新館位於瀋陽市渾南區中心廣場東北側,劃分為陳列展覽、觀眾服務、文物庫房、文物保護、綜合業務等五個區域。專題展覽為「中國古代碑誌展」、「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及其他臨時展覽等,民眾可前往一探新遼博宏偉的全新面貌,同時來一趟精彩豐富的藝術之旅。
玉器產生的原動力在其審美功能。玉器所用的材料為質地細膩、色澤美麗、濕潤堅韌的礦物質,即「石之美者」。玉器是由於它美的特性而與普通的石器分離開來,並因此而被賦予很多的象徵意義和功能。遼寧省博物館玉器藏品資源豐富,從紅山文化時期的玉器到明清時期的玉器工藝品均美奐美倫。
繪畫精品有中唐開元年間周昉之《簪花仕女圖》,其筆下仕女「曲眉豐肌,艷麗多姿」,使人不僅能從中領略其高超的藝術水平,也深刻地體味到了唐貞觀年間上層貴族們的生活情趣。宋徽宋摹;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通過對虢國夫人等貴婦人游春的描述,顯露楊貴妃家族驕奢,圖中精巧構思,精美的筆法,為後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寶。明代大家張宏所繪《松下閒話圖》卷,近石嶙峋,遠山起伏;雲山煙樹,意趣清幽;看後令人流連忘返,彷彿置身於畫卷之中。
館內藏品中尤為富於地方特色的還有遼代瓷器,它們大多出自墓葬之中,遼瓷源中原製瓷工藝,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獨特風格,形制依契丹族習俗,適應遊獵騎牧生活,有雞冠壺、鳳首瓶、長頸瓶、三彩海棠式盤、碟等,可謂豐富多彩。至於遼代帝陵出土的遼聖、興、道宗三代帝、後哀冊,有漢文和契丹文兩種,鐫刻精細,保存完整,為海內僅存珍寶。
遼寧博物館將以保護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遺產為己任,繼續推出具有遼寧地域文化特色和館藏特色的,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為一體的精品展覽,不斷引進國內外各種類型的歷史藝術類展覽,成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融匯世界先進文化的知識與藝術的高雅殿堂。
遠古時期,人們結繩記事,一個繩結就代表了一個故事、一段過往,後來倉頡造字,有了更加方便的象形文字,繩結不再用來記錄歷史,卻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繩結的樣式越來越精巧,巧手慧心的古人不但編織漂亮的繩結做裝飾,還能表達熱烈濃郁的美好祝福。這種意蘊豐富、巧具匠心的繩結藝術也被冠以「中國結」之名,成為展現中國人民智慧與情致的載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
遼西繩結技藝,傳承了原生態的繩結技藝。採擷了遼西先民經過數千年生產、生活實踐,發明創造的生產生活中實用的繩結技藝精華,並把散落在民間的種類多樣、技藝非凡、工藝繁雜精巧的繩結基礎結體,整合成繩結技藝編制體系,使其便於學習和傳承。應用傳統繩結技藝,還可以結構出象徵意義的吉祥圖案。
遼西繩結多種多樣,主要分為生產實用性結繩、生活使用性結繩和裝飾觀賞性結繩三大類,包括平結、馬三花、馬四花、同心結、斷繩插接、環狀繩插接、雙聯結、鈕扣結、圈圈結、盤長結、吉祥結、蝴蝶結等35種基礎的結體。
目前,遼西繩結技藝仍保留著傳統的工藝流程,主要包括選料、浸泡、搓繩、編繩、組合成套等步驟。遼西繩結常用的原料有麻、棉、絲等,需浸泡20天,之後需力道均勻地搓繩,以保證繩子粗細一致,編繩則講究一氣呵成、渾然一體,並根據結體樣式和使用需要,將繩結組合成套,形成既美觀又實用的繩結。
應用傳統繩結技藝,還可以結構出象徵意義的吉祥圖案,編制出色彩繽紛的繩結藝術品,傳達攘災祈福、追求平安和睦的傳統民族文化精神。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傳統中國結、立體繩結,結合當下人們審美創造的各種裝飾繩結,琳瑯滿目,年味兒在五彩繩結烘托下,更加濃郁。
凌源皮影戲是遼寧省的傳統戲劇。遼寧凌源地處凌河之源,牛河梁五千年燦爛的紅山文化蘊育了這片神奇的地域文化凌源皮影。凌源皮影有千餘年的悠久歷史,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是傳統民間古老藝術奇葩,深受海內外人士喜愛。
皮影戲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多年來,皮影戲文學卷本的編撰形成了一整套規律。影詞,由劇中人物的上場詩和下場對兒、白話和唱詞三部分構成。與兄弟劇本文學腳本相比,影卷中沒有導演用語和人物的的內心獨白,無論劇中人物何種感情,都需要演員以聲傳情表現出來。因此,皮影戲是含情帶景、情景並茂、以聲帶畫、聲畫交融的綜合藝術。
在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影人雕鏤玲瓏剔透、操縱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獨具特色。這種鄉土氣息濃郁的板腔體聲腔音樂,能完美表達皮影戲各種人物的喜、怒、哀、樂、憂多種情感。
皮影結構設計也很巧妙,影人按活動部位可以分解為:頭、頸至腰為一片,腰至雙膝為一片,其下包括腳分為兩片,胳膊又分為大胳膊、小胳膊、手三部分。腕、肘、肩、膝等關節處用線或環聯結,形成整體,擺起來十分靈活,特別適合表演武打等高難度動作。另外腰至雙膝為一片,人體二分之一處的大轉子不會動,這樣的分解用在古典服飾皮影人物的設計上十分科學,表演起來生動傳神,人物一經落座,便自然蹺起二郎腿來,瀟灑活潑,莊重自然,神采十足。
凌源皮影的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操縱表演快馬輕刀,道白方言韻味濃厚,具有明顯的鄉土特點,成為凌源城鄉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