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心睇驗-追尋世遺之美【第五彈: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龍門石窟、明清皇家陵寢、雲岡石窟、雲南三江併流、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美麗中國.心睇驗-追尋世遺之美【第五彈: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龍門石窟、明清皇家陵寢、雲岡石窟、雲南三江併流、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極為深遠,截至2019年7月,中國共有55項世界遺產(包括自然遺產14項,文化遺產37項,雙重遺產4項),是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亦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自然遺產」指由自然和生物所組成的自然面貌、瀕危動植物的生活境區或天然名勝,「文化景觀遺產」亦包括由人類設計和建設的景觀,以及關聯性文化景觀。就向您逐一介紹【第五彈: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龍門石窟、明清皇家陵寢、雲岡石窟、雲南三江併流、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世界遺產景點……

 

 

徽派古民居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徽州文化特色之建

皖南古村落位於安徽省黟縣東,以西遞村、宏村為代表,兩大古村的原民居村落實際位於中國東部安徽省黟縣境內的黃山風景區,古色古香。西遞村面積近13公頃,已有950多年的歷史,現有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的祠堂3幢、牌樓1座,古民居224幢。西遞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風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館」之稱。而宏村始建於西元1131年,現存明、清古建築137幢,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載體,集中體現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兩村更在2000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何謂「西遞」

西遞是黃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點,座落於黃山南麓,距黃山風景區僅40公里,距黟縣縣城8公里。該村由東到西長700米,由南至北寬300米,居民三百多戶,人口一千多人,因村邊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遞送郵件的驛站,故而得名「西遞」,也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之稱。

 

西遞村.從文到從商

據史料記載,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但因遭受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後期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由於自古文風昌盛,到明清年間,一部分讀書人棄儒從賈,經商成功,因此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等,將故里建設得非常舒適、氣派、堂皇。

但後來歷經數百年的社會動盪,風雨侵襲,雖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已毀,但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徵。

 

西遞村.徽派建築

徽派建築錯落有致,磚、木、石雕點綴其間,目前已起建的有淩雲閣、刺史牌樓、瑞玉庭、桃李園、東園、西園、大夫第、敬愛堂、履福堂、青雲軒、膺福堂、應天齊藝術館等20多處景點。該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兩條清泉穿村而過,99條高牆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遊客置身迷宮。

此外,村中各家各戶的富麗宅院、精巧的花園、黑色大理石製作的門框、漏窗,石雕的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磚雕的樓台亭閣、人物戲文,及精美的木雕,絢麗的彩繪、壁畫,都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之精華。且「佈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為內地古民居建築群所罕見,堪為徽派古民居建築藝術之典範。

 

西遞村.儒學精神

村頭有座明萬曆六年(1578年)建的三間四柱五樓的青石牌坊,崢嶸巍峨,結構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顯赫的象徵。村中有座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充滿書香氣息,廳堂題為「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為報本」、「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的對聯,顯示了儒學向建築的滲透。

村中另一古宅為「大夫第」,建於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大夫第」為臨街亭閣式建築,原用於觀景,樓額懸有「桃花源裡人家」六個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將此樓當作古裝戲中小姐擇婿「熱拋繡球」所在,現已成為西遞村舉辦此項民俗活動的場所。「大夫第」門額下還有「作退一步想」的題字,語意雙關,耐人尋味。

 

「宏村」的由來

宏村位於黟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黟縣縣城11公里。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並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像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清代中期,村中再次進行大規模的興建,並為避乾隆帝「弘曆」之諱,而更名為「宏村」。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多幢。村內更有民間故宮之稱的「承志堂」,富麗堂皇的建築之美,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

 

宏村.最牛

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設計,引清泉為「牛腸」,從一家一戶門前流過,使得村民「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巷有清渠」。「牛腸」在流入村中被稱為「牛胃」的月塘後,經過過濾,復又繞屋穿戶,流向村外被稱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過濾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稱中國古代村落建築藝術之一絕,它吸引了國內外專家接踵而來精心研究。

 

宏村.似畫非畫

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內佈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跡象,造型獨特並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裡鄉村」。

 

宏村.精雕细琢

宏村村內數百幢古民居鱗次櫛比,其間以「承志堂」最為著名,它是清代賣鹽商人建造,佔地二千多平方米,為磚木結構樓房。此房氣勢恢宏,工藝精細,其正廳橫樑、斗拱、花門、窗櫺上的木刻,層次繁複、人物眾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稱徽派「三雕」藝術中的木雕精品。據史料記載,「承志堂」是黟縣境內保護最完美的古民居,到此參觀的內地外遊客,無不為之傾倒。

此外還有位於南湖北畔的南湖書院,原是明末興建的六座私塾稱「倚湖六院」,在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合併重建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書院。重建後的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啟蒙閣、會文閣、望湖樓和祗園等六部分組成,粉牆黛瓦,碧水藍天,環境十分優雅。樂敘堂是汪氏的宗祠,位於月沼北畔的正中,是村中現存唯一的明代建築,木雕雕飾非常精美。

 

後記: 電影《臥虎藏龍》取景之地

宏村之所以聲名大噪,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在此取景。您還記得周潤發飾演的李慕白牽馬走過的小橋,章子怡飾演的玉嬌龍點水而過的場景嗎?電影上映後,就讓觀眾對這座素雅古韻的徽派小鎮留下深刻回憶了。

 

 

史上最美佛像.河南龍門石窟

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巔峰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這裡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現在的「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遊龍門的第一景觀,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它與山西雲岡石窟、敦煌石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合稱中國四大石窟。龍門石窟規模宏大,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風格遠承印度石窟之藝術,有著雲岡石窟之風範,並與魏晉南北朝時期深厚的漢族文化互相融合開鑿而成,所以龍門石窟的佛教造像藝術呈現出中國化和世俗化的趨勢,堪稱展現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

 

豐富的石窟殿堂

龍門石窟歷史悠久,無論在規模及雕功上皆無可取代。龍門石窟南北長約一公里,主要開鑿於北魏至北宋年間。其中北魏窟龕約佔三分之一,唐代窟龕約佔三分之二,代表性洞窟有北魏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和唐代潛溪寺、奉先寺、看經寺等。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十萬多尊,碑刻題記共3,600多處,佛塔40多座,數量之多乃是中國各大石窟之首,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典範之作-奉先寺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多米。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

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仿佛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而力士像就更動人了,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

相傳,這尊大佛是按照武則天的樣貌雕刻的,當地人更直接稱它為武則天像。佛像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擁有最迷人的微笑,代表着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賓陽中洞.皇家第一窟

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代表性的洞窟,「賓陽」意為迎接出生的太陽。賓陽三洞開鑿於北魏時期,是北魏的宣武帝為他父親孝文帝功德而建。它開工於公元500年,歷時24年,後其因為發生宮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所洞窟(賓陽中洞、南洞、北洞)僅完成了一所,即賓陽中洞。而南洞和北洞就到初唐才完成主要造像。

賓陽中洞主尊釋迦牟尼,由於北魏時期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修長。佛像衣紋密集,雕刻手法採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飾一改雲岡石窟佛像那種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寬袍大袖袈裟其「秀骨清姿」的造像藝術風格,對當時全國的石窟造像也產生了極大影響。

 

「勝利」的佛像

在賓陽北洞正壁主尊佛像的特殊「剪刀手」手勢其實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結合雙手的姿勢來看,高舉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無名指與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無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這是一種頗能傳達強烈意志的手印。但這尊佛像因拇指風化,而食指、中指間隙過大,頗似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類似,故而被網友戲稱為「剪刀手」佛。

 

萬佛洞.佛國秘境

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後室結構,是龍門石窟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它說明了該洞窟是在宮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的主持下開鑿的,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

洞內主佛為阿彌陀佛,端坐於雙層蓮花座上,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簡潔流暢的衣紋運用了唐代渾圓刀的雕刻手法。主佛的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力士,那奮力向上的雄姿與主佛的沉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更加襯托出主佛的安詳。主佛背後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養菩薩,五十二代表着菩薩從開始修行到最後成佛的階位。

 

觀世音菩薩.動人心魄

萬佛洞外的觀世音造像,身掛瓔珞寶珠,身體略成「S」形曲線,姿態優美端莊,這種優美形象,不僅引得眾多遊客的駐足觀賞,甚至中國著名戲劇大師梅蘭芳先生都曾為之讚賞,並將這觀世音形象經過藝術加工,成功的引用在其劇作《洛神賦》的表演當中。

 

石獅子.佛教護法神獸

在石窟造像中,除了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雕像以外,還有一種被稱為獸中之王的動物—獅子雕刻。在龍華寺外的獅子雕刻,造型從北魏的疾走狀到了蹲坐狀,由佛的護法變成了窟口的守衛,造像特徵也發生了變化,一足著地,另一足揚起。這世上的雄偉、兇猛的猛獸與其守門靜坐、憨厚可愛的姿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差。

後記: 為什麼龍門石窟佛像大都沒有頭?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石窟蒙難。清末和民國初年的遊記史料記載了當時石窟造像嚴重被盜。此外,當時戰亂時管理空虛,1930至1940年間龍門石窟造像受到了瘋狂式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現留下的已是十分罕見。

 

中國古建築典範.明清皇家陵寢

明清兩代之巔峰

明清皇家陵寢是指中國的明朝、後金、清朝等朝代的皇帝陵墓群。此陵寢群位置在湖北鍾祥、河北遵化、河北易縣、江蘇南京、北京昌平區、遼寧瀋陽、遼寧新賓,在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並在2003年、2004年擴充。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也體現了當時中國最高水準的規劃思想和建築藝術。

 

明陵建造

明朝,統治時間277年,其間經歷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沒有營建陵園外,其餘15位皇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園。太祖朱元璋死後埋葬在南京鍾山腳下,稱孝陵;景帝朱祁鈺,死後改為帝陵,世稱景泰帝陵。其餘的13位皇帝均葬於通稱明十三陵。此外,明代還有生前沒有當過皇帝,死後被追尊為帝的,也營建了陵園,如皇陵、祖陵、顯陵。

 

清陵建造

滿族人建立的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歷經12帝,統治295年。清代帝王陵寢,從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為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三個陵區。清東陵和西陵的陵墓從規劃建制到建築造型均仿照明朝,採用集中陵區的手法,安排總入口,從正紅門開端,經統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華表,然後分達各陵區。皇帝、皇后、親王、公主、妃嬪的陵制級別相當嚴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規則。

 

陵寢結構轉變

明清時代是陵寢建設的一個輝煌時期,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取消寢宮,並擴大了祭殿建築。其後清代亦沿襲明代制度,更加注重陵園與周圍山川地形的結合及注重按所葬人輩分排列順序,還形成了帝后妃陵寢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善、合理。

就以上所指,明清兩朝三十多位皇帝和上百位后妃的墳頭,都採用了寶城寶頂的形式。「寶城」是在地宮之上砌築的高大的磚城牆,城牆上設垛口和女牆,宛如一座小城。「寶頂」是磚城內填土,形成高出城牆的圓頂。寶城的形式有圓形和長圓形兩種,明陵多是圓形,清陵則多長圓形。在寶城之前,尚有一個突出的方形城台,上建明樓,稱之為「方城明樓」。

樓內豎立皇帝或皇后的諡號碑,如明十三陵中長陵的明樓內為「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的石碑,也就是某一帝王陵的陵名標誌。方城明樓與寶城寶頂是結合一體的建築,有兩種上下城牆的方式。一種是從方城的外側兩旁上下;一種則是從方城正中開券洞,進洞後有一個啞巴院,似月牙形,又稱之為月牙城,然後從月牙城內上下。這種以寶城寶頂和方城明樓構成的墳頭,建築結構較複雜,藝術性較強,突出了皇家陵寢的莊嚴氣氛。

 

湖北明顯陵.一陵兩冢

在湖北的明顯陵是一座典型的明代皇帝陵墓,因其修建時間長,用工巨大,形成了高水平的建築。明顯陵在規劃佈局上,利用中國傳統的風水理論,將陵區四週的山川水系作為建築構成的主體要素,「陵制與山水相稱」,根據「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原則,形成了一個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局部小環境。

明顯陵的建築格局,從整體看,宛如一個巨大的「寶瓶」,分內外圍城,紅牆黃瓦,隨山勢起伏,雄偉壯觀。外圍城南端為兩重陵門,稱新、舊紅門。內圍城則建有棱恩門、棱恩大殿、瑤台等,建築宏大,雄偉壯觀。特別是呈「8」字形的兩大塋城,兩座隱密的地下玄宮由瑤台相連,神秘莫測,隱藏著一段動人心魄的宮庭歷史。

 

河北清東陵.清代時禁地

而在河北內的清東陵不只佔地大,四面環山,清代第一帝順治死去,葬在東陵,當時陵寢規制十分簡陋,約在康熙中晚期,測繪中發現東陵的山脈系承德西南的霧靈山崎嶇蜿轉二百多里,狀似一條張牙舞爪騰空面起的行龍,而陵寢兩側的山勢又恰似這條行龍的兩根觸鬚。於是就把這大山劃入了陵寢禁區,把陵區劃為前圈、後龍即長城以北的風水禁山。從此,周圍六百多里的東陵區內,成了清帝神聖不可侵犯的禁地。

 

河北清西陵.龍脈吉地

雍正八年時,以此地「山脈水潔,條理詳明」,龍脈吉地而於此興建泰陵;雍正死後,乾隆繼位,父子不葬一地為制,因此形成東、西陵隔輩建陵的現象。西陵的南端入口建有石牌坊,其後依次有大紅門、聖德神功碑樓、七孔橋、石像生、龍鳳門、神道碑樓,然後是西陵的主陵「泰陵」的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寶頂等,這些建築物以一條南北貫穿、長2.5公里的神道串聯起來,入口的石牌坊,東陵只有一座,西陵則建有三座;東陵的石像生、龍鳳門是位在七孔橋之後,西陵則在前。

在各個陵墓中,「崇陵」就是中國最後的一座帝陵,也就是清朝光緒帝的陵墓。崇陵的地上建築尚保存良好,色彩仍鮮麗;地宮則已遭盜掘,隨葬品盡失,但內壁的佛像、神獸等浮雕精緻生動。崇陵東側緊鄰著埋葬光緒妃嬪的崇妃陵,珍妃和瑾妃就葬在這裡。

 

江蘇明孝陵石像生.

皇權儀衛的縮影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距今已久600多年的歷史。孝陵石像生共18對,石雕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依然保存了下來。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塊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風格粗獷、雄渾、樸拙、威武,氣度非凡。石雕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側,南北長800多米,構成威武雄壯的長長隊列,使皇陵顯得更加聖潔、莊嚴、肅穆。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寢中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組。

 

後記: 為什麼明孝陵令盜墓者望而卻步?

實際上是因為明孝陵地理位置較好,位於南京城區,只要皇陵有動靜,城內士兵馬上採取行動,其次是明孝陵修建的可謂銅牆鐵壁,地宮入口極為難找,並且明孝陵的墓道並不是直的,而是偏向一邊,這樣無形中也增加了盜墓的難度。

 

 

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寶庫.山西雲岡石窟

佛教藝術的最高成就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像蜂窩密佈,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雲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佈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主要洞窟達51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的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2厘米高。

 

雕刻藝術反映當時

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薄,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莊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當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緻細膩,更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即古印度十六列國之一,曾為古波斯帝國的一部分)的有益成分,創建出雲岡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及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寶貴資料。由於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

 

漢代化風格

在雲岡石窟開鑿的初期,佛像的姿勢明顯反映外來風格,包括臉形較為豐腴、肉髻較高以及眼廓較深、鼻子較高。由於雲岡石窟開鑿高峰期在北魏孝文帝時,因此石窟的主要結構多沿襲漢朝,大多數佛及菩薩的服飾都近似於南朝士大夫的穿著,且臉形、五官也較為世俗化、漢人化。而第三期的石窟多開鑿在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規模雖小,但數量增多,且石窟多是為了祈求平安及超渡亡者而興建,故在窟中有世俗男女供養人排列於龕下。

 

「漢化改革」影響

北魏時,佛教蓬勃發展,故開窟造像頗為盛行。初期曇曜上奏文成帝,在桑乾河的支流武周川旁的斷崖上鑿山石壁,開窟五所(今稱為曇曜五窟)。之後,在武州山更大規模地開窟造像,進入了崇佛的高峰時期,令河北等地的數十萬傳統匠師也同樣雕鑿著其他的窟。也因為當時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雲岡石窟的雕鑿受一定程度的影響,故在中區石窟中可見到許多帶有漢族色彩的佛像。

 

突顯石窟藝術的東方魅力

雲岡石窟形象記錄了印度及中亞地區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展現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捩點,在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從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佈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第三窟.規模最大的洞窟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開窟斬山東西長約50米,距地面高約27米。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頂部有巨大的平台,左右各有一座方形三層塔。後室雕一佛二菩薩像,兩頰腴潤,體態豐滿,形態自然,衣紋流暢。題材為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造像組合,此窟從雕造手法判斷,三尊像應為初唐時期的作品。

 

第五窟.雲岡內最高大的雕像

窟前是五間四層木構樓閣。窟內主像高達17米,是雲岡石窟中最高大的雕像,為雲岡大佛之最。盤膝端坐,佔據了整個洞窟後室近三分之二的空間,完全一副唯我獨尊的氣勢。整個洞窟以宏偉造像、闊達洞窟在雲岡諸窟中最為壯觀的一所。

 

第六窟.雲岡石窟第一偉窟

第六窟為塔廟窟,分前後窟室,前室壁畫為清代作品,內容為十八羅漢像,用筆細膩,人物形象生動,手中拿的器物中有道教器物。進入後室,首先是連接窟頂的兩層高達15米的中央塔柱。每層四面有雕像,壁雕有佛、菩薩、羅漢、飛天的造像。窟頂有33天神像和各種騎乘。壁上,塔柱上面,雕刻有釋迦牟尼佛傳教事,是雲岡中具有代表性洞窟。窟內四壁共雕刻各種樂器123件,是雲岡石窟雕刻樂器數量最多的洞窟。

 

第二十窟.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

雲岡石窟中第二十窟因前壁、頂部及西壁局部坍塌,主像顯露在外,成為了著名的露天大佛。佛像高13.8米,造像富麗堂皇,面容豐滿端莊,肩膀寬厚,吉祥式跏趺坐,雙手合放,呈大日如來定印狀,標準的佛祖三十二相,雕刻精美,濃郁的犍陀羅風格,臉型圓潤,被稱之為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

 

後記﹕為何第十六窟的佛孤身而沒脅侍?

在曇曜五窟中,十六窟的明窗開口最小,為最晚雕鑿的一個窟。代表皇帝為恢復佛法的文成帝,當時文成帝僅僅二十六歲便身死。在曇曜高僧鑿山開窟之時,文成帝以宣揚「皇帝及當今如來」的政治宣傳,創造了「人神合一」的雕像。且與第十九、二十窟的佛標準「三十二相」相比,側重人形也展現佛像為雲岡特色,造像風格隨之轉變影響了隨後的石窟造像風格。在之前的石窟藝術中均沒有出現過,這便是獨特的雲岡模式「人神合一」,因此無需脅侍。

 

 

 

雲南最美公路.雲南三江併流保護區

天下奇觀

「三江併流」是指怒江(薩爾溫江上游)、瀾滄江(湄公河上游)和金沙江(長江上游)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岭。三江併流的上部在西藏東南部,下部分在雲南省,是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

 

最原生態博物館

「三江併流」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400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大碰撞,引發了橫斷山脈的急劇擠壓、隆升、切割,高山與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獨有的三江並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觀。

「三江並流」景區內高山雪峰橫亙,海拔變化呈垂直分佈,匯集了高山峽谷、雪峰冰川、高原濕地、森林草原、淡水湖泊等奇觀異景。景區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異的雪山。與雪山相伴的是靜立的原始森林和數百個冰蝕湖泊。海拔達6740米的梅里雪山主峰上覆蓋著萬年冰川,冰川從峰頂一直延伸至海拔2700米的明永村森林地帶,這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壯觀且稀有的低緯度低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

 

世界生物基因庫

由於「三江並流」地區未受第四紀冰期大陸冰川的覆蓋,因此這裡成為歐亞大陸生物物種南來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難所,是歐亞大陸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區。「三江併流」這一地區佔中國國土面積不到0.4%,卻擁有全國20%以上的高等植物種數和25%的動物種數。目前,這一區域內棲息着77種國家級保護動物和34種國家級保護植,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極豐富的地區之一。

從德欽沿瀾滄江一路南下,在維西塔城國家公園追尋滇金絲猴的身影。滇金絲猴擁有美麗性感的紅唇和酷似人類的雙眼皮,為了適應高山氣候,預防高反減少呼吸阻力,它只有一管的朝天鼻。滇金絲猴是中國雲南特有物種,特級保護動物,生活在三江併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與大熊貓並稱國寶。滇金絲猴生活在人跡罕至的高海拔地區,松蘿、苔蘚、植物嫩芽、果實是牠的主要食物,更是當地居民的心中精靈。

 

獨特的民族風情

「三江並流」還生活著納西、傈僳、藏、白、彝、普米、怒、獨龍等22個少數民族,是世界上罕見的多民族、多語言、多種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並存的地區。也是雲南省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民族風情多姿多彩。長期以來「三江並流」區域一直是科學家、探險家和旅遊者的嚮往之地, 他們對此區域顯著的科學價值、美學意義和少數民族獨特文化給予了高度評價。

 

碧羅雪山 .萬瀑千湖之山

碧羅雪山是喜馬拉雅山的餘脈,屬於橫斷山脈,是怒江與瀾滄江的分水嶺。山中氣候變化異常,飛瀑密佈,高山湖泊雲集,被人們稱作「萬瀑千湖之山」。春夏之交,山中雲霧騰升,登臨絕頂觀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頗為壯觀。每年5至6月,碧羅雪山的積雪剛剛開始融化,雪水從山頭下來,形成數十條大小不一的瀑布,還有美麗的七蓮回湖,是碧羅雪山里最大的冰湖群。

 

高黎貢山.原生態高山

高黎貢山與緬甸山水相連,北接青藏高原,向南申延至中南半島,亦是伊洛瓦底江和怒江的分水嶺;古北界與東洋界的動植物在此交匯融合,是不折不扣的生物多樣性寶地。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大樹杜鵑群落,最大者樹齡500多年,樹高25米,基圍3.07米。山谷靜謐幽深,雲霧團團飄蕩,雪峰時隱時現,冷杉青山試比高,杜鵑花兒朵朵開。

 

怒江大峽谷.東方大峽谷

怒江大峽谷位於滇西橫斷山縱谷區三江併流地帶,峽谷在雲南段長達300多公里,平均深度為2000米,最深處在貢山丙中洛一帶,達3500米被稱為「東方大峽谷」。海拔4000多米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夾着水流洶湧的怒江,峽谷中險灘遍佈,兩岸山勢險峻,層巒疊峰。怒江江水輕柔,色如碧玉,峽谷里氣候溫和,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皚皚白雪熱帶植物與雪山形成了一幅絕美的風景畫。

 

孔雀山.貢山與德欽縣的山界

地處三江併流腹心區的德欽雲嶺鄉孔雀山,歷史上有著「動植物王國」的美譽,是處在梅里雪山雲嶺山脈的下端。夏天的孔雀山埡口,非常絢爛美麗。風景區內山峻石奇,主要有大舟山、懸羊吊鼓山、黑山、屋脊嶺。旅遊區內常年流水潺潺、綠樹紅花遮天蔽日,飛禽走獸達上百種。

 

迪麻洛村.美麗的藏族小村寨

迪麻洛村位於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是一個藏族、怒族混居的村落,被當地人喚作「鮮花盛開的地方」,是翻越碧羅雪山的必經之路。村民大多沿用上一輩留下的原木房屋,散佈在迪麻洛河的兩岸,在碧羅雪山的懷抱中灑落成美麗的世外桃源。村裡有一座天主教堂,有時會舉辦在歐洲已經絕跡的具有中世紀特色的教會活動。

 

後記﹕雲南最美公路

省內最著名的「德貢公路」是條連接瀾滄江與怒江之間的綵帶公路,路線全長95公里,是三江併流處最美的自駕旅行線路。歷史上兩邊居民往來完全靠1000多公里的山路,路程需約三天四夜。自2009年德貢公路全線竣工後,美麗的三江併流和孔雀山的聖湖與那裡豐富的旅遊資源引來眾多遊客的紛至沓來。

 

 

 

古國遺產.吉林、遼寧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七百零五年的古國

高句麗(西元前37年-西元668年),也簡稱高麗,是西漢到隋唐時期東北地區出現的一個有重要影響的邊疆民族。周秦時期,高句麗的先人一直生活在東北地區。西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高句麗鼎盛時期其勢力範圍包括吉林東南部、遼河以東和朝鮮半島北部。直到西元668年,高句麗被唐王朝聯合朝鮮半島東南部的新羅所滅,在歷史上持續了705年之久。

 

感受早中期的高句麗

高句麗政權曾是中國東北地區影響較大的少數民族政權之一,在東北亞歷史發展過程中發生過重要作用。高句麗政權發軔於今遼寧省桓仁縣,西元3年遷都至內地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再遷都至平壤。桓仁與集安是高句麗政權早中期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所在,累計共465年,是高句麗文化遺產分佈最集中的地區。

現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內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和貴族墓葬及墓室壁畫,是已被歷史長河湮沒的高句麗所創造的輝煌文明的經典。高句麗王城由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包括內地城和丸都山城,亦是高句麗早中期(西元1-5世紀)的都城,也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

7000座高句麗時代的墓葬在高句麗王城外,位於群山環抱的洞溝平原上。許多墓室裡線條流暢、內容豐富並具有傳奇神話色彩的精美的壁畫是這些古墓的特色所在,雖然距今已有千多年,仍然色彩鮮豔。洞溝古墓群中以將軍墳、太王陵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麗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貴族壁畫墓,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高句麗的歷史進程,也是高句麗留給人類的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瑰寶。

 

高句麗王城一.遼寧「五女山城」

中國的「高句麗王城」包括初期的遼寧五女山城、前期的吉林丸都山城及內地城,共3座。位於遼寧省本溪市的「五女山城」,是古代高句麗民族和滿族重要發源地之一,這裡不但有高句麗歷史遺址,自然景觀更是豐富,在2004年五女山城(歷史上的紇升骨城)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讓五女山景區成為遼寧省東部著名的旅遊景點,美麗又具歷史文化意義。

 

高句麗王城二.吉林「丸都山城」

公元209年,山上王移都於丸都,至此,丸都山城的整體佈局基本完備,成為高句麗時期唯一一處以大型宮殿址為核心規劃整體佈局的山城王都。丸都山城憑藉自然山勢的走向成構築城垣,城牆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險峻處築低矮城垣或不築,山脊平緩處,高築城垣,使城外高培絕壁,防禦能力增強。目前,山城東牆,北牆西段,西牆北段保存較好,高處可達4-5米 , 由20多層修琢工整的長方形和方形石條構築,結構嚴謹。

 

高句麗王城三.吉林「國內城」

國內城是古高句麗的第二個都城(3至427),定都於此歷時425年。國內城、丸都山城其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在東北亞地區中世紀世代城址中,國內城是為數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築城墻的平原城類型都城址,保存下來的城牆依然堅實牢固而又不失美觀莊嚴,都城風範猶存。國內城與丸都山城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透過它們,可以見證已經被歷史長河湮沒了的高句麗創造的輝煌文明。

 

高句麗王陵和貴族墓葬

國內城與丸都山城城外,在群山環抱的通溝平原上,現存近 7000 座高句麗時代墓葬—洞溝古墓群,堪稱東北亞地區古墓群之冠。它不僅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高句麗的歷史發展進程,也是高句麗留給人類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寶庫。

古墓群中以將軍墳、太王陵為代表的十幾座大型高句麗王陵以及大量的王室貴族壁畫墓,是高句麗建築技藝、藝術成就所達高度的一個縮影。矗立於太王陵東側的好太王碑,其漢字鐫刻的碑文是高句麗保存至今最長的一篇文獻資料。尤為重要的是,地方文化底蘊與周邊特別是中國中原文化因素的有機交融在它們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現,其獨特魅力早已聞名於世,是高句麗文化昭示後人的經典之作。

高句麗墓葬的形制是由石墓向土墓轉變的,所謂「積石為墓,列種松柏」,而集安地區的王陵多為石墓,經歷了無壇積石、有壇積石、階壇積石墓的變化階段,是埋葬設施最完備的墓葬。太王陵就是一座大型階壇積石石室墓,作為等級最高的墓葬,還有一些附屬設施如護墳石、散水、排水溝、涵管等,結構完善。

 

後記: 高句麗王朝留給這座城市最大的禮物

在集安,最有名的莫過於北山上的將軍墳。將軍墳是高句麗王朝最強盛時期長壽王的陵墓,整座墓通體有長方形條石壘成,頗像埃及的金字塔,考古學界發現了將軍墳以後,感嘆其雄偉,製造工藝的精良,因此稱它為「東方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