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建言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代表、委員建言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發布時間:2019-03-07 08:4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2018年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公布。根據方案,將文化部、國家旅游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2018年4月8日,新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開啟文旅融合的新征程。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以來,明確了“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圍繞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這一重要工作,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今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早春的北京進入了“兩會時間”。與正在變暖的天氣一樣,代表、委員對文旅融合話題的關注也在持續升溫。

“有了文化這個核心元素的加入,旅游讓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強。游客在旅途中不僅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也能深入了解祖國的文化和歷史,提高文化自信。”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圖書館學報編輯部常務副主編劉忠斌表示,“隻有與文化融合,旅游發展才能更持久、更有特色,也更能滿足人民群眾高質量的休閑需求。”

今年是文旅融合發展的關鍵年,如何更好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是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鄢福初關注的焦點。他認為,文旅融合應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文化和旅游部門作為服務百姓的窗口,融合後要更加強調公共服務功能,服務的手段、范圍應更加靈活、寬泛﹔二是文旅融合發展要與時俱進,通過應用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推動創新創造,文旅融合不是簡單的“1+1”,而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三是文化和旅游部門要進一步從“辦文化”“辦旅游”的管理職能向服務職能轉變,不斷強化行業管理,從政策、財政、規劃等層面著手,加強對行業的服務和監管,並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在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心中,文旅融合盤活的是整個產業鏈。“文化遺產的開發必將豐富旅游內涵,使旅游業得以壯大,同時提升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此外,偏遠鄉村的旅游業發展起來之後,不僅能夠振興鄉村經濟,也會吸引離鄉務工的村民返鄉,從而使留守問題得到緩解。文旅融合的發展道路還很長,需要更多的頂層設計。”吉平說。

“文旅融合為演出行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田沁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前我們是通過演出院線推出劇目,現在舞台得到了拓寬,我們可以在旅游熱門城市以及相應的旅游文化空間內演出,還可以與文博單位在這一領域進行合作。”

文旅融合拓寬的舞台不止於此。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劇團黨支部書記、副團長劉莉沙在送戲下鄉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文旅融合的必要性,她提出要在細節上提升旅游品質,改善旅游體驗。“看戲、趕廟會是河北的地方習俗,河北梆子劇團所到之地,廟會都分外熱鬧,周邊的特色小店也是生意興隆。河北梆子劇團每年下鄉演出180多場,每次演出,廣場都是人山人海,因看戲、趕廟會導致周邊停車場‘一位難求’。”因此,劉莉沙建議在旅游景區增設一些室內演出場所,遮風避雨,讓百姓在冬天也能暖暖和和看戲。

“如今,文化旅游經濟對資金、技術、人才的吸附作用越來越強。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質、以旅游促進文化傳播,引領新型文旅消費進入爆發式增長期。”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鄭曉幸如是說。今年兩會,鄭曉幸帶來了《關於大力推進文化IP和旅游場景融合發展的建議》,從大力推進旅游領域的文化創意IP孵化、強力扶持文創場景應用下的旅游業升級發展、實施文化創意園區旅游開發工程等方面,提出了他對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胡衛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議增強文旅融合發展研究,組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新型智庫。胡衛表示,根據《2018中國旅游產業影響力指數調查報告》,旅游產業的影響力覆蓋文化旅游、生態旅游、紅色旅游、旅游度假區、文旅小鎮、鄉村旅游、旅游演藝等十大主要行業。因此,原來單一的旅游業研究,如景區、餐飲、住宿、購物、旅行社等,已不能適應當下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時代要求,組建能整合相關產業的復合型、創新型文旅智庫,依托智庫出版文旅產業發展藍皮書,開展專業的績效評價,以及研究扶持文旅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舉措勢在必行。(宋佳烜 程佳 秦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