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三月 5A景區-福建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官方網站:http://www.gly.cn
鼓浪嶼概況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面積1.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6萬人,隔500米寬的鷺江與廈門島相望。宋時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島西南有一海蝕岩洞受浪潮衝擊,聲如擂鼓,自明朝雅化為今名。鼓浪嶼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處處鳥語花香,宛如一顆璀璨的“海上明珠”,鑲嵌在廈門海灣的碧海綠波之中。鼓浪嶼景區系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5A級旅遊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ISO14000國家示範區、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2005年在《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評選中,脫穎而出,被評為“中國最美城區”榜首;2006年入選“外國人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金獎”。鼓浪嶼周邊海域為廈門港主要部分,緊臨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文昌魚保護區、大嶼島白鷺保護區,與金門列島隔海相望。登高遠眺,鼓浪嶼全景及周邊美景盡收眼底,素有“不遊鼓浪嶼,枉費廈門行”之說。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鼓浪嶼各種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成為集觀光、度假、休閒、娛樂、購物為一體的綜合性著名風景旅遊區,每年都吸引四百萬以上的海內外遊客慕名前來觀光遊覽。
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湧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在鼓浪嶼安營紮寨,訓練水師,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侵入中國,島上陸續有英、美等13個國家設立領事館,各國傳教士、富商也相繼建立教堂、公館、洋行、學校、醫院等,至今仍有千餘幢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這座“彈丸小島”上被較好地保存,故又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鼓浪嶼人較早受西方教會音樂的薰陶,形成熱愛音樂的傳統,島上有鋼琴600多架,人均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有100多戶音樂世家。建有國內僅有、國際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常年舉辦鼓浪嶼鋼琴節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美國音樂周等重大音樂活動,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小島人傑地靈,養育出一批蜚聲中外的名人,如中文拼音文字和標點符號的創建者盧戇章,中國現代音樂先驅周淑安,著名體育教育家馬約翰,著名聲樂家和聲樂教育家林俊卿,著名指揮大師陳佐湟,著名鋼琴家李嘉祿、殷承宗、許斐平、許興艾,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何碧輝,著名科學家盧嘉錫,著名詩人舒婷……時間的風雨錘洗,賦予了鼓浪嶼中西文化交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融的深厚內涵,成為一筆極具特色的寶貴旅遊資源。
島上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海底世界、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天然海濱浴場等。主要節慶活動有兩年一屆的“鼓浪嶼鋼琴節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一年一屆的“中秋博餅節”,四季音樂周等。如今,鼓浪嶼已成為廈門旅遊名副其實的一張金質明片
人文歷史
歷史溯源鼓浪嶼原是個杳無人煙的綠洲,又稱“園沙洲”或“園仔洲”。元末始有人跡,逐步形成半漁半耕的村落。島的西南端有一個海蝕溶洞的礁石,每當海濤衝擊,發聲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留傳至今成為勝景,島也因之得名“鼓浪嶼”,並在明代得以正名。
明代鼓浪嶼得以開發,1573年日光岩上出現了全島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1586年在日光岩創建了蓮花庵。1650年鄭成功在日光岩安營紮寨,操練水師,留下了“寨門”、“水操台”、“拂淨泉”等遺址。明末,陳示京隨魯王由海入島,協助鄭成功起義抗清,其墓葬於雞母山。
1841年8月英政府艦隊攻戰鼓浪嶼,設炮臺於山頂控制廈門。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國簽定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爾後英、美、西班牙三國相繼在鼓浪嶼設領事,其他國家則以商人、洋行經理等兼任領事在鼓浪嶼活動,1902年中國政府被迫同日、美、德等簽定了《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章程》,鼓浪嶼被列強正式明確為公共租界。英、美、德、日、西班牙、荷蘭、奧地利、挪威、瑞典、菲律賓等國都曾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創辦教堂、學校、醫院、洋行。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獨佔鼓浪嶼。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鼓浪嶼回到廈門人民手中,從此結束了100多年的被奴役的歷史。
建築歷史
鴉片戰爭以來,一百餘年鼓浪嶼發展的獨特歷史,使鼓痕嶼形成了具有濃厚人文景觀、複雜歷史情趣、諸多國家風格、中西合璧的“萬國建築博覽會”。該島因人均鋼琴和小提琴擁有量居全國之首而被譽為“琴島”、“音樂之島”。而因島內面積1.87平方公里的全步行方式被稱為“步行島”。鼓浪嶼成為擁有人文景觀、建築景觀、藝術與風景旅遊、歷史與音樂等多種精晶薈萃的著名島嶼。 建築歷史鴉片戰爭以前
在歷史上,鼓浪嶼曾長期是一座人煙稀少的荒島。直至宋元時期,才有“圓沙洲”的名稱,明時始用“鼓浪嶼”名稱。島上多為半漁半農經濟,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簡陋的民房。閩南三角區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響鼓浪嶼的民房形式。因而,在外國人進入鼓浪嶼以前,島上的房屋與大陸本土——閩南沿海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沒有差別。這種形式,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莊中依然可見。即使在現代化的鼓浪嶼島上,也還有二進、四進的古老民居建築群存在。
1843-1902年西方建築的湧現
明末清初直至鴉片戰爭,鼓浪嶼的建築開始發生變化。在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外國殖民主義者紛紛來鼓浪嶼定居或暫居。鼓浪嶼成了他們擇地發展的首選地點。鼓浪嶼有優越的地理、氣候和風景條件,非常適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為止,鼓浪嶼建築的90%都是居住建築。外國人染指鼓浪嶼,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學校、醫院等權力,至實力發展、能站穩腳跟以後,才陸續建造教會學校、教會醫院、教堂、聖教書局、領事館。當然,最大量建造的還是公館、別墅等居住建築。大量早期出國謀生的華僑在事業有成之後也紛紛回到閩南祖籍,選中了鼓浪嶼為最佳的落腳點,紛紛投資鼓浪嶼,興建了很多離宮別館。有很多建築的規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國人,耗資也是十分昂貴的,往往選擇最為上等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在鼓浪嶼島上,這些規模宏大的離宮別館目前許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築使用。
本世紀二三十年代 在鼓浪嶼島上,密密麻麻遍佈著各類建築。這中間有70%左右是本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除外國人及華僑建築外,本地軍民也紛紛造屋蓋房。有些本地的名人、富戶,往往請外國的設計師設計圖紙,或者套用現成的圖紙,或者模仿周圍的房屋形式,建造的住宅往往規模宏大,裝修豔麗,做工亦很講究。除居住建築外,一些華僑也投資興建了很多公用事業類建築,創辦了建築公司,組建了一些施工隊伍,開發建設了很多道路街區和店面。比較著名的華僑實業家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人,在鼓浪嶼投以鉅款,發展房地產業,建設開發出售住宅,創辦電話、電報公司及自來水廠、碼頭等公共事業。抗戰前,鼓浪嶼樓房錯落有致、造型迥異。抗戰時期與解放戰爭時期,一些建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毀壞。
音樂之島
解放後,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嶼區政府接管了部分大型建築,經過改造、裝修,部分公共性場所。例如,原來巨大無比的“白宮式”建築——林鶴壽的“八卦樓”改為鼓浪嶼風琴博物館。很多較大型公館、別墅的不經意創造出來的造型經過幾次經意的裝修、改造,已經改作合其造型、功能的建築物並且成為鼓浪嶼上有意義、有標誌性的建築 音樂史話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一踏上鼓浪嶼的鋼琴碼頭,音樂就伴隨著遊人的步子緩緩地延伸開來。 鼓浪嶼是一個充滿天籟之聲的小島。其上有日光岩等六七座奇凡而俊美的岩峰和崗巒,花樹掩映,周圍環擁著沙灘和大海,海風經年吹拂鳴響,波濤日夜往復吟唱。 從宋元時期至近代鴉片戰爭爆發這數百年間,居住在鼓浪嶼島上的人們主要以漁、農為生,過著“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生活,基本上處於封建的自然經濟狀態。平靜的生活環境使古代鼓浪嶼的先民得以留神海浪衝擊岸礁時發出的鳴鼓之聲,並以“鼓浪”為地名。 宋代理學宗師朱熙,將其在鼓浪嶼的感受概括為“天風海濤”四個字。此後,“天風海濤”成為鼓浪嶼最有號召力的廣告詞,一直沿用到今天。天風、海濤以及“鼓浪”,都是天籟。鼓浪嶼居民生活在風景如此優美、又時刻浸淫著大自然音樂的氛圍中,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獨有的音樂文化底蘊,成就了鼓浪嶼“琴島”、“音樂之島”的雅稱。這裡的一樹一木,一花一草,這裡的悠長曲徑,小巷人家,似乎都綴滿了音符與節奏,一如琴島岸邊終日拍蕩的陣陣浪濤。清清脆脆的鋼琴聲,從老式建築裡面,透過白玉蘭茂密的樹葉飄蕩出來,述說著一段古老的故事。 鼓浪嶼的音樂傳統,最初的淵源在於教會的讚美詩。事實上歐洲中世紀音樂的原動力,也來自于大量宗教音樂的創作。 島上音樂人才濟濟,殷承宗、許斐平等國際音樂大師均出生在鼓浪嶼上的世家。現在島上音樂人才漸漸離開,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進修深造,或者搬遷到廈門市區居住,但住在島上的居民固守熱愛音樂的傳統,每逢大節日,便自發組織家庭音樂會,並歡迎聽眾分享,閩南人好客的熱情之上,更有超越世俗的對音樂的熱愛。 鼓浪嶼人有自己的音樂廳。橢圓形的建築掩映在高大的百年老榕樹、老樟樹中,滿園鮮花綠樹相擁。環境和氛圍均屬尚佳,已經成為鼓浪嶼的唯一的高雅音樂藝術的殿堂。鼓浪嶼上有全國唯一的鋼琴博物館,是華僑胡友義先生將自己收藏的70台鋼琴運送回國,與原鼓浪嶼區政府合作創建。 70台分別產于歐洲、美洲、澳洲的古鋼琴,從胡友義在澳洲的家“胡氏山莊”出發,以集裝箱運輸,遠渡重洋,落戶在淑莊花園裡的鋼琴博物館,得到廈門能工巧匠的完善養護,不僅音色純正,外觀也典雅古樸厚重,散發著“樂器之王”從內到外矜貴完美的魅力。許多鋼琴經歷兩次大戰歲月,作為裝飾物的燭臺燈飾也有百年以上歷史,參觀一次鋼琴博物館,等於流覽了一遍世界鋼琴發展史。一台1928年美國製造、價值昂貴的全自動“海那斯”名琴,用一卷卷打孔的古琴譜逼真地彈奏出貝多芬、蕭邦、勃拉姆斯的作品,成為博物館的背景音樂,與鼓浪嶼的拍岸濤聲相伴。 鼓浪嶼是現代氣息和古典文化糅合的音樂島嶼,也許那個鋼琴造型的碼頭就能說明她的今日。她是一支隨外來客理解而生的前奏曲,豐富,浪漫,美麗,高貴而又樸素,厚重並且熱烈。